黎荞听完陶竹这一番讲述,前半部分脑门上全是问号,黎粮这是什么糊涂脑子……
再溺爱也不能不顾家人啊。
不过,幸好黎家人走了出来,如今日子虽然不富裕,但也能吃得饱穿得暖。
说起来还挺巧的,他找郑浅浅换的第一套短打,竟是黎大山的……
但是,黎家人与自己到底没关系,他与三柳村黎荞长的像纯属巧合,因此,他很快就拎着麻袋和铜板回了山上。
接近陶竹才是正经事。
翌日,黎荞与唐十还有三柳村的村长庄丰收一起乘着马车去了县城。
有唐十在,平城的知县亲自出面给黎荞办理了户籍。
大盛的成年男子是可以分到朝廷给与的十亩田地的,但黎荞目前还处在考察期,想拿到田地,得三年后。
虽然目前没有田地,但既然成了大盛的百姓,那黎荞就得履行大盛百姓的义务:赋税和徭役。
庄丰收给他讲明这两件事情的重要,让他多准备些银钱,秋收之后就该交税和服徭役了,这得花费不少银子。
黎荞之前忽略了这一点儿,如今听完庄丰收的话,他只能改变主意,暂缓去陶家当短工的计划。
短工工钱低,只靠着当短工,他攒不出赋税和徭役的钱。
深山里的那窝野猪遭了灾,黎荞连着进去三趟,扛着三只野猪去了县城。
他对县城已经有了些许了解,为了省事,他直接将三头野猪都卖给了望月楼。
卖时三只野猪都还活着,望月楼的王掌柜还特意多给了些铜板。
不过,这种交易不能在陶竹跟前刷存在感,于是他又去河里捞鱼,捞了之后没去县城,先去陶家问陶竹要不要,等陶竹买下一半之后,他又拎着装鱼的麻袋去了村口。
他在村口的三棵柳树下卖鱼。
他不能只在陶竹跟前刷存在感,他还得在三柳村村人跟前刷刷存在感,让村人也知晓他的实力。
当然,他此举并不是因为他在意村人的看法,他才不在意。
但万一村人以为他追陶竹是看上了陶竹的家产整日在陶竹耳边吹小风,那他多冤枉啊。
因此,他得炒炒他的身价。
他身价起来了,和陶竹门当户对了,那旁人自然不会叽叽歪歪了。
黎荞在村口摆摊卖鱼,这在三柳村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前几次他扛着野猪去县城时,不少村人都看到了,现在他又来摆摊卖鱼,哪怕不买鱼,不少人也停下来与他搭话。
没办法,他身上可谈论的点太多了,竟然和那个烂人黎荞长的一模一样,但能力、性格却是和烂人黎荞反着来。
虽说是个猎户,目前没有田地宅子只有山间的小木屋,可看看人家猎野猪的本事,乖乖诶,才几天啊就猎到了五头野猪!
五头!
多大的本事!
除了猎野猪,人家还能捉鱼,瞧瞧麻袋里还没死的鱼,就这短短几日,这个外来的猎户应是已经攒下二三十两银子了吧?
如同黎荞所想的那般,那些婶子、大娘、夫郎与他搭话之后,全是在问他的个人情况。
知晓之后,当即就笑眯眯的想给他做媒说亲。
没父母也行,嫁过去之后就能当家做主,就凭他挣银钱的能力,不出一年就能攒下百两银子。
等三年后再分到十亩田地,那要不了几年,又是一位地主哇!
面对着众人的热情,黎荞始终笑眯眯的,只说目前并无其他心思,等在三柳村站稳脚跟再说其他。
今后他应该会时不时的在村口摆摊卖鱼,价格实惠,欢迎大家前来选购。
卖了两日鱼,手中攒出来十多两银子,他去寻了陶竹,正式开始他的短工生涯。
“其他人一日是三十文工钱,不管饭,你要在我家吃饭,那一日就是二十文。”
陶竹瞧着面前的猎户,一脸认真的讲着他提供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