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盛鸿见自己挑选出来的大盛第四任皇帝呆了,便为他解惑:“你七叔允许女子、小哥儿可做官时,我便想到了这一日。我是看着云帆这孩子长大的,他怎会甘心待在后宫管理宫务。”
“与其棒打鸳鸯,不如允了,除非我俩要换储君。”
说着他叹了口气,几步来到盛时毓跟前,抬起手轻轻拍了拍这位年轻储君的肩膀。
“黎爱卿为大盛江山付出太多,皇孙之中,唯有你与黎爱卿走得最近。”
“我不能换储君,免得新帝登基之后觊觎黎家巨富收拾黎家。黎爱卿半生为民,咱们盛家可不能亏待他。”
“而且,你的兄弟、侄子也远不如你,若是换了储君,你这位废太子又该如何立足?我们自是不忍你落得那般境地的。”
这一番语重心长,听得盛时毓不由抿了抿唇,心中除了感动,也有认同。
没错,盛家不能对不起黎家。
盛鸿的话还在继续,但语调已经有些怅然:“小毓啊,黎爱卿一向拎得清,早早就要拆分黎家的金山银山,云帆和长风这俩孩子受其影响,应该不会有其他心思。”
“至于你的下一辈,那得看你。”
“我和你太爷爷老了,这大盛江山是你的,别让我们失望。”
“嗯!”
盛时毓眼眶微红,重重的应了一声。
他很想说一句您和太爷爷不老。
但其实这两位爷爷都老了,特别是他太爷爷,已经年近九十,身子虽好,可也有些承受不住旅途奔波
哪怕是平坦的灰泥路,哪怕马车的车轮已经裹上了轮胎,可是他太爷爷依旧承受不住旅途的劳累。
今年的旅行二人早早就回京了。
两位爷爷老了,他却是由当年想参加自行车比赛还得费一番心思的小娃娃长成两位爷爷只能顺着他的大盛储君。
时间啊,真是抓不住!
他一定好好治理大盛江山,绝不会让两位爷爷失望。
盛时毓离开延寿宫,又去求贤殿寻七皇子。
七皇子正在与孟月一起看折子,听完他的话语,七皇子直接道:“我无意见。”
他也是看着黎云帆长大的,对于黎云帆这位文武皆胜出男子不少的小辈很是欣赏和喜欢,他也不愿这样的小辈被困在后宫之中,而且现在连盛鸿盛钧都答应了,他自然没有阻拦的道理。
从来就没有不灭的王朝,一代帝王也只能护佑大盛几十年而已,坐在皇位上时对得起大盛江山和百姓就行了。
于是这件事就皆大欢喜了,盛时毓迫不及待,迎着夕阳出宫前去黎府,向黎云帆以及所有黎家人报道这个好消息。
黎云帆很高兴。
他苦恼了大半年的难事,如此轻松就解决啦?
他运气咋这么好!
黎荞和陶竹很满意,不错,就该如此。
盛时毓心仪黎云帆多年,如今得了长辈允许,自是想要早日成亲。
等过了年他都十九岁了,黎云帆也十六岁了,这个年纪正该成亲。
在晚饭的饭桌上,盛时毓打探黎荞的口风,想早日将小云帆娶回宫,黎荞则是表示看黎云帆自个儿的决定。
孩子大了,而且这是与皇家结亲,他和陶竹的意见并不重要。
送走盛时毓,夜已深,众人各回各院。
黎荞和陶竹也回房歇息。
虽然连日赶路,但陶竹并不疲累,于是夫夫两人如同从前的无数次一样,坐在陶竹的小书桌前,迎着烛光翻看高志远的小册子。
小册子上并没有什么有价值的内容,全是高志远最近两年的郁郁不得志。
天灾已过,机会已失,他错过了飞升,这让他很不甘心,他很想告诉所有人,黎荞早不是三柳村的黎荞。
可他又没胆子抛却目前勉强过得去的日子。
于是在这种想要发疯又不敢发疯的纠结中,他只能在小册子中骂骂咧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