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初么,内地娱乐业的资本蛋糕还没这么大,东方明珠里的大明星也还是大明星,偶尔跑来内地商演,混站在两岸明星堆里,观众大多数时候叫的还是他们的名字,不像现在,香江之水要想推个把新人,非送到内地来参加个选秀节目不可,新人露出18般武艺后,别人才能知道你叫啥。

老k大概是风水师找的不错,香港娱乐圈进内地发展第一梯队里,有他的名字。

搞不好是最知名艺人。

很敢是不是?

内地那会儿一切都只初具雏形。

第一梯队面临的工作流程是:凡事都要花时间去试,没有现行的规则可循,同样的项目,今天跟明天,审批流程不一样,结果可能也不一样。

往通俗了说就是办点事儿可太费劲了。

但是,鲁迅先生有句话怎么说来着?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

更大的可能性是,香港风水先生十分看好内娱这块贵宝地,就算十分忍耐也劝他们应坚持下去。反正老K他们过来了,踩着荆棘,顶着沙尘,乘风破浪地挺过来了。

当然,那时候也不全是坏事儿,至少在北京,那会儿有文化的骗子不算太多,成心刁难的人也少,好多事儿,多绕几个弯子,多经几道手,再耗点时间和耐心,也就成了。

李欢欢属于弯子之一,哦不,是弯子上的螺丝钉她所属的集团公司下属分公司正好负责接待这些敢于冒险不惧费劲勇于尝试的北上先行者,顺便鞍前马后的制造阻力。

好巧不巧的,李欢欢所在的部门,拿到了两岸娱乐圈合作的第一个项目。

部门经理一开始不肯接,觉得港人事儿多,语言又不通,关键项目油水不大,纯属于瞎耽误功夫。集团大领导倒挺重视,亲自约谈经理,还开出了极优厚的配合条件,经理才勉强应承下来。

说到该经理,有必要多说两句,经理性别女,四十出头,在集团工作二十年,属于坦克一样的存在,别看职位不高,权极重,办事有条理,且必出结果,人称“成事儿”。

经理的至理名言是“再看看,我们再看看。”

熟悉的人听起来便懂了“事儿成了”。

所以半年时间,李欢欢从部门打杂助理升级到经理专属打杂助理,很是兴奋了一阵,打小,她只佩服她妈一人,现在,多了一位。

本来按照资历,跟项目没李欢欢的份儿,老K他们到京那一天,大伙儿都有事儿,经理临出门才发现叫不到人,随手往李欢欢一指,“你来吧。”

李欢欢就跟去了机场。

0002 第二章

飞机晚点,老k冷着一张脸出来,带的随行人员有点儿多,三个,加上李欢欢、司机和经理,集团负责日常接待的大众装不下,打过了招呼,经理也不问众人意见,告诉司机,直接送对方一行人去酒店,她和李欢欢打车回,老K的助理脸白白的,大冬天穿条纹西装配吸烟裤,跟经理说要不她跟李欢欢打车,经理跟老K坐一起,经理面无表情地回“你们回酒店赶紧休息,尤其是老K,明天有很重的拍摄任务。早晨8点我们的车会准时到酒店接你们去摄影棚。”语气像在开部门会议。

李欢欢从大众后备箱里抱出水来发给大家,递给老K时,没敢抬头,老K说句“多解”,李欢欢不懂粤语,以为还要一瓶,又递一瓶过去,老K已经进了后座,助理跟进去,李欢欢愣愣地,经理走到她身边,看着车子开走,说了句,“别老拿自己当个助理。”顺便接走了李欢欢手上的水。

第二天,按说就没李欢欢什么事儿了,老K的项目由另外一个男同事负责,好巧不巧,该同事前晚跟客户喝酒喝挂了,紧急送医不说,还得留院观察一天,经理在位置上嘀咕,“每次有刘宇不想接的案子,他总能留院观察,你说是不是巧?”

大家哈哈乐,看破不说破。

“谁替刘宇接了?”

没人应。

老K的案子,没人想接,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