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小丫头一直站在程清雪身边,见云初只对程清雪问来问去的,却不曾瞧一眼如此优秀的她,心中早已急躁不安,蠢蠢欲动。
她的学识、长相是这批丫头里属一属二的,来之前就听李妈妈说了,国公府的四奶奶要买一个贴身的大丫鬟,那四奶奶是才女,自然喜欢会填诗作赋的,要她机灵些,这些丫头中,她的机会最大,千万别错过了。
此时见终于问到诗词上面了,虽不是问她,但生怕错过了机会,忙抢着回答,指望着能借机引起云初的注意。
果然,如她所料,脆生生的一句话,成功地转移了众人的注意力,管家和喜菊上上下下打量了小丫头一番,都露出了笑意。
不错,这丫头够机灵,话说的是时候,至少转移了云初的注意力。
这还没说买呢,就自称奴婢了!
会作诗作赋怎么了,你当是选秀女呢?
见小丫头抢话,管家和喜菊又是一脸的喜色,云初一阵反感,轻蹙了下眉头。
李华见了,佯作发怒地训斥道:
“快住口,四奶奶没问你,不许插话,竟连这规矩都忘了?”
那小丫鬟见了,忙机灵地回道:
“奴婢知错!奴婢喜欢四奶奶的诗,一直仰慕您!天天念您的诗,今日一见了您,激动得什么都忘了,求四奶奶不要怪罪,奴婢再不敢了。”
正文 第五十七章 初选
见小丫头机灵地赔了罪,李华不失时机地介绍道:“这丫头今年15岁,叫徐芳,祖上也是个书香门第,后来没落了,到她父亲这一辈,祖产一点都没留下,她母亲生她弟弟时落了病根,整日捧着药罐子,一家子又要吃饭,才把她送到了我那儿……徐方的母亲原是出身望族的,从小诗词歌赋的什么都会,在一次诗会上认识了她父亲,一见倾心,不想竟是个穷鬼,嗨……都是这诗会做的孽,自打万岁允许女子出入诗社,您看看现在,真是人心不古,世风日下……”
说到这儿,猛想起云初连续三年夺得栾城诗会头魁,李华忙打住了话头,讪讪地看着云初。
恍若没瞧见李华的尴尬,云初神色未动,只上下打量了徐方几眼,点点头,又继续向前走去,李华见了,也暗舒了口气,擦了擦额头的细汗,亦步亦趋地随在云初身边。
随着云初走走停停,这李华饱经世事,也是个有眼睛的,云初只要稍微对哪个人表现出一丝兴趣,她就立即介绍一番。
也亏她记性好,见李华对这些女孩的家世背景如数家珍,云初也不由暗暗佩服,光这番用心,就是一般人做不到的,难怪她会成为牙行的龙头老大。
一面听一面不住地点头,偶尔也停下来问几句,却都没有逗留太久,用了近半个时辰,终于走完最后一排,云初也有些乏了,扶着芙蓉,缓缓来到堂上坐下,伸手接过丫鬟递过的茶,打开盖轻轻吹了吹,云初低头一口一口地喝了起来。
见云初坐下,赫管家也将李华让到了客位,吩咐丫鬟上茶。
放眼望去,议事厅乌压压挤满了人,却是鸦雀无声,尤其堂下待选的四十几人,都屏息立着,眼巴巴地看着云初,偌大的厅里只听到低低的啜茶声,静的让人窒息。
见云初终于放下茶杯,李华也将手里的茶递给身边的丫鬟,咳了一声说道:“四奶奶,那个……您看这些人……有没有中意的?”
李华这还是第一次和云初打交道,自认阅人无数的她,最擅长的便是揣摩人的心思,可面对眼前这位娇弱绝色的小女人,她却一点也看不透。随她走了一圈,话说了一车,早已口干舌燥了,却依然看不出云初的心思,不觉有些气馁。说话自然也就没了底气。
“四奶奶,你先挑一些看着顺眼的,然后我们再测试别的才艺……”
见云初眼不语,喜菊在一边小心翼翼的说道。
云初也正思量着怎么考较这些人,走了一圈,凭直觉,看入眼的,也有二十多人,但她只要十七个,下一步怎么筛选,却是个难题,毕竟她对古代的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