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季明为朝廷打仗,未来还要攻下南地,她肯定不可能为行归于周提供这么多军备,但她又想要这个钱,就要看自己能不能在郑翼这个小人精面前,耍成功心眼了。

郑翼看着船只的图画,忽然开口:“从上次告朝廷的事情之后,很多人都知晓了蜀商几位掌柜,背后估计是有牵线人的。你要小心,行归于周如今内部战乱爆发,各家都在疯狂抵抗屯兵,你作为一介商贾,手下有这样多的战船,当真要小心了。”

崔舒窈冷笑:“小心什么。来攻打我?”朝廷拨款给蜀兵,蜀兵从她手里买实物,这个合作关系相当稳固,崔舒窈为了和成都府官员有些合作,对于钱的事情上也是各种压价,给他们甜头,在这件事儿上,有成都府护着她这位蜀地顶头儿的巨贾,难道行归于周还能来抢么?

郑翼低声道:“我是说,你手下几位掌柜你也要小心,天上来的刺客你也要小心。不怕明的,就怕来暗的。毕竟你是背后的主子,死了就没了线,他们这些风筝指不定就可以自己飞了。”

崔舒窈不知他是好心提醒,还是有意打草惊蛇,她面上笑着没回答,心里头却想着最近听闻的传言。言玉浩浩荡荡的大军已经到了江宁,接近建康了,五公中其他几位几乎已经逼疯了,南地纵然没有安定过,如今却真的是翻江倒海。江面又封锁不许百姓渡河,明明在吐蕃与蜀地开战的情况下,却有无数的流民疯狂涌到蜀地来,倒是蜀地各种矿场、织场的工人月钱被冲击的越来越低,百姓开始不满排外起来了。

难道真到了这时候?郑翼这么说,难道是有意想要挑拨关系,看她手下先因为内部怀疑而四分五裂?

第243章 240.0240.#

舒窈毕竟也是一方富贾,又是崔家女独自在外住,手底下不可能少了护卫。

上次她回洛阳,崔式不放心,又安排了些人到她身边护着,跟来了蜀地。喜玉又是将她从小带到大,多少年在身边护着,绝对可以安心。至于说手底下的掌柜会反叛她,崔舒窈也考虑过,有这个可能性,却没必要主动怀疑,自乱阵脚,就算是有人反叛,她手里的势力还是攥得住场面的。

总之,舒窈对于郑翼的态度就是不信。

郑翼问了问船的情况,想要去涪陵码头上的船厂去看看,舒窈欣然同意,只是留他说了两句。

她不留痕迹的试探性的问了问行归于周,问的不是郑翼的选择和那些旧事,而是通过船只如何运送、银钱如何付款之类的来打探行归于周如今的发展。

舒窈想过少年旧人抵不过道不同不相为谋。在他们眼里,行归于周以看似天下士子心向往之的说辞“反抗”夺权上位的新皇,实则为了什么大家心里也清楚,叛国扰天下,勾结突厥、扶持亲王、纵容流匪流民、非说成是正义之师讨伐大邺朝廷,嘴脸有点不太好看。

但或许在郑翼眼里,则是他们崔家背叛行归于周,一同想要建设的大业却因为崔家甚至可以说是崔季明一人的倒戈和朝廷的联手,被打破了。他们看待崔家才更像是看一群背叛行归于周求荣的叛徒吧。

视角不同,看对方都是傻逼,这是世界矛盾的本源之一,舒窈可也没想对此说什么。

她以为郑翼跟着从长安逃到行归于周,这样积极行事,会是对于行归于周多么忠诚的信徒,期待着郑家真的能独揽大权。

然而他却不愿意多说行归于周的事情,偶尔透露的几句也很消极,似乎早早就明白一切,只是为了郑家不倒而一直在绞尽脑汁活络。他看起来冷静的很,看起来对于任何理想、未来都没有狂热的态度,也并不像热衷于权势的样子。

舒窈有些猜不透了。郑翼打小就显得老成,在圈子里说是跟谁都关系好,却好似也没跟谁近过心,殷胥有一段时间还算信任他,往后郑翼主动退出殷胥的势力圈,也就更捉摸不定了。

崔舒窈漫不经心道:“那你如今到底图什么?听闻郑家在河朔已经败于朝廷手下,郑泽野是荥阳二房宗主,当年他还去过长安参宴,如今命都丢了。荥阳本家迁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