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栗走了,武秋秋自然是回到了炭火锅这边,每日跟着武大和周芳一起同进同出,干活也认真,就是笑容少了不少。

一晃月余,这天予安收到了予栗寄来的两封书信。

一封是给予安和柳淮絮的,另一封是给武秋秋的。

武秋秋的那封信被她收了起来,说是等回家再去看。

予安却是直接把书信打开跟柳淮絮两人一起看,等看完了又笑眯眯的看向盯着她的武秋秋,把信里的内容告诉了她。

“予栗说一路安好,已经到了江之书院,还说要争取书院中贡生的名额。”

一听是予栗可能会选入贡生,几人都有些高兴,最为欢脱的还是武秋秋,逮着柳淮絮便问:“那予栗岂不是和那个姬邵康一样了,今年便可参加秋闱?”

本以为会得到肯定答复,没想到柳淮絮却是摇了摇头,武秋秋不解,刚想问她,柳淮絮却答道:“江之县属京畿,与济源县不同,属京畿的贡生可直接入国子监。”

柳淮絮答完,几人的眼神都落在了她的身上,眼神带着些诧异。

诧异柳淮絮怎么会知道。

不过旁人只是看着她,予安却是问了出来:“淮絮,你怎么那么清楚?”

柳淮絮抿抿嘴,被这么多人盯着让她有些不自然,不过还是应道:“少时曾听予老夫人和父亲说过…”

这父亲,自然就是予安的父亲了。

知道了情况后,予安和武秋秋都点点头,又继续讲着书信的内容。

剩下的皆是些琐事,予栗顾念着予安和柳淮絮是否安好,还询问了生意如何。

说起生意,予栗也亏得是最近才来书信,要是前些日子来予安还真的不知道要怎么回信好。

予栗走后不久的那段日子,对于予安几人来说还真是难过,险些以为几个月后买宅院这事就要落空了,那几日客人日渐减少,利润竟一日不如一日,开业当天一天净利润七八百文,那段时间要两三日才有这么多。

予安还为了这事翻来覆去的睡不着,柳淮絮看着她干着急却也帮不上忙。

直到后来,予安抽着空去外面逛了逛,又询问几个来店里吃饭的客人才知道,原来是觉得价格贵了,且对炭火锅的接受度还没有那么高。

总觉得这稀罕吃食太贵,不愿意来尝试。

知道只是这些原因,予安倒是松了一口气。

要是口味或者食材的问题她一时间还真不知道怎么办,但要是价格贵,那倒是还好办了一些。

于是当天晚上,予安就开始研究起了促销活动,还大胆的跟临阳县的养殖大户咬着牙上了一大批的羊肉,牛肉。

既然觉得贵,那就从食材上来找补,上的牛羊肉多,肉价自然就降下来了一些,予安又印了不少的“传单”满集市的发。

促销活动跟之前锅包肉的做的差不多,甚至还跟锅包肉店铺联合出了加价购,但凡是买了锅包肉的都可以得到炭火锅的优惠券。

半斤五文钱,一斤是十文钱,以此类推。

运作了一段时间之后,终于在前几日客人暴增,利润达到了近千文。

予安乐不可支,关门之后算了两遍账才算安下心来,柳淮絮为此,担忧的心也终于是放了下来。

前些日子予安大批量的囤肉,她虽然没说,但还是有些担心的,可没过几日牛羊肉却真就都买了出去。

平日里忙一些,大家倒是都挺高兴的,可这一会儿乌央乌央的又来了两桌子人,倒是让武秋秋有点不开心。

因为予栗给她的那封信她还没来得及看,贪心的想听完予安和柳淮絮说完她们的那封信,再去找个角落把予栗给她的那封信看完,没成想,武大这就招呼着让她过去帮忙。

她撇撇嘴,把信收好,又委屈的看了一眼柳淮絮,柳淮絮见她这样开口安抚她:“那你赶紧去看,我先过去招呼一下。”

武秋秋肉眼可见的开心起来,可这笑容还没收起来,武大便高声喊她:“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