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1 / 2)

以为宋嘉月是埋怨,俞景行不无歉疚,“没能好好陪夫人,抱歉。”

“我不是说这个。”

宋嘉月道,“你这么忙肯定是有重要的事情,我没有关系。”

“不过……突然这是怎么了?”

“好像没听说什么事,看夫君这样又觉得不太对劲。”

“有几桩要紧的案子。”

俞景行手指轻轻抚摸宋嘉月的发,“陛下很重视,要求必须好好查办。”

这便是不能说了。

宋嘉月抬眼看一看俞景行,叹一口气道:“我让厨房炖了乌鸡汤。”

吩咐丫鬟送来灶上热着的乌鸡汤。

看着俞景行喝汤,宋嘉月问:“五殿下和六殿下的婚事,是不是要推迟了?”

“也不会推迟得太久。”

俞景行说,“毕竟他们都是小皇孙的长辈。”

“夫人,很多事情我不同你讨论,不是觉得你不懂或者不该知道,只是在一切尚未明朗以前不是那么的方便。我知道你会在意、会担心,但确实需要你谅解。”

“小皇孙的事,牵扯颇深。”

“陛下也十分难过。”

“我理解。”

宋嘉月在心里暗暗叹气,她在想些什么,俞景行果然是了解的。

“夫君,你有没有考虑过一个问题……”宋嘉月想直接和俞景行说,又觉得可能不怎么合适,于是找来纸笔,慢慢把自己想说的话一句一句写给俞景行看。

她谈的是几位皇子的事。

俞景行会怎么选择,那是一码事,这不妨碍她告诉他一些其他东西。

“夫君现在的做法我也没有任何不赞同。”

宋嘉月低声道,“或许准确来说,这是一个最佳选择。”

俞景行因为宋嘉月写下的这些关于几位皇子的分析而微微震惊。

震惊之余,他不由微笑:“夫人是对的,只是,很多时候,我们也不必如此。”

大皇子看似性子温和,实则心狠手辣。

三皇子恃宠而骄,更是从不把除了大皇子以外的兄弟姐妹放在眼里。

皇帝陛下却是非常看重子嗣的。

他对几位皇子最大的期待,一直都是温良恭俭、兄友弟恭。

迟迟不立太子,很大程度上乃由于无论大皇子还是三皇子将来坐上这个位置,对其他兄弟姐妹都不会太友善……永平帝实际上很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落得手足相残的局面,更加不希望他们在自己身死之后会被迫害。

“即便当真是这样,同我们的关系也不大。”

俞景行说,“那终究是一把双刃剑,夫人知道,周相当初也是选对了。”

周相是当年辅助永平帝顺利登基、立下大功的人。

这些年,毫无疑问风光无比。

时至今日却已不再是当年的那个周相了。

当君王厌弃猜疑之时,那些功劳不再会是好事,同样不会促使什么好结局。

“我是想和夫人好好过一辈子的。”

“要白头偕老才好。”

作者有话要说:晚安。

第89章 厉害

宋嘉月写在纸上给俞景行看的那些,都被扔在炭盆里烧了。

俞景行亦已把话说得很明白。

他晓得若能辅佐一位皇子登上那个万万人之上的位置,自己可以站得更高,可以拥有更多权力。但目前而言,他没有自己必须去做这样一件事的想法。

俞景行特别提及周相。

宋嘉月知道他不会是随便一提这个人,至少是从周相的身上看到了什么。

为帮助大皇子刘昭上位,周相可谓使劲浑身解数,手段上难免不那么光彩。他的女婿蔡元礼出事,对于他来说,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信号,也促使他行事更激烈。

宋嘉月清楚,永平帝最终没有能容得下周相。

后来的周相未能落得一个好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