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淑婷听到点她的名字,深吸一口子,往前一步,问安道:“臣女孙淑婷,拜见皇上,祝皇上万福金安,国泰民康;拜见贵妃娘娘,祝娘娘千秋平康,顺心如意。”
贵妃笑眯眯的说道:“小嘴真会说,看来不仅善良、勇敢,文采也不错,宁昌侯府的教养还真是不错,年龄多大了?”
孙淑婷的父亲孙志远并没有找过贵妃娘娘帮助、提携,见到对她露出善意的贵妃,孙淑婷此时不敢多想,认真的回答贵妃的问话,“回娘娘的话,臣女今年十三岁了。”
这时嘉乐皇帝突然插进来说道:“才十三岁,看着可不像,宁昌侯府的教养的的确是不错,你一个小小的人儿就敢下水救人,勇气可嘉,很有你祖父当年的风范。”宁昌侯孙怀博是嘉乐皇帝的心腹重臣,自己的堂弟永平侯董惠泽还为儿子求娶孙淑婷,所以嘉乐皇帝在选秀期间也让人多多的关注孙淑婷,一直以来孙淑婷性情文静,沉稳大气,除了出身差点,没有一点不然嘉乐皇帝满意的,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个人还智勇双全,勇于救人,让嘉乐皇帝倍加满意。
皇帝突入其来的关注,让在场的妃嫔注意力都到了孙淑婷身上,孙淑婷觉得顿时压力骤增。不过早在得了永平侯夫人那句提示之后,孙淑婷就做好了充分心理准备,暂时还能应付的来。
嘉乐皇帝对她祖父的夸赞,让孙淑婷很是自豪,可也知道不能骄傲自得,跪下来说道:“臣女当不起圣上的夸赞,救人非臣女一人所为,是大家齐心协力做成的,臣女不敢独得皇上夸奖......再说臣女如何能与祖父相比,臣女做的这些都是小事,哪比不上祖父尽臣子本分所行之事。”
“不卑不亢,宁昌侯真是有个好孙女,好,好,好......”嘉乐皇帝对孙淑婷的赞赏之情是溢于言表了。
刚开始孙淑婷还对嘉乐皇帝的关注有些紧张,现在放下心来,起码皇帝是对她没有意思的,不会把她收纳如后宫。
孙淑婷能听出来的,这些在宫里生活的妃嫔们反映过来的只会更快,都在心里暗暗的打算自己手里是否有合适的人,可以把孙淑婷娶过来。
贵妃娘娘也是心有意动,觉得以孙淑婷的身份,入二皇子府当个侧室还是可以的。不过看着身边的嘉乐皇帝,微笑着看着下面众人的模样,贵妃娘娘决定缓缓,这件事还要皇上拿主意才好。试探的问道:“皇上,您看?”
皇上胸有成竹的说道:“记名,留牌子吧!不过念在她救人脚上有伤,允许先行归家。”还不能这么早就把底牌翻开,他还要看看他的儿子们都会如何做呢!
一般复选留牌子的秀女有两种命运:一是赐予皇室王公或宗室之家;一是留于皇宫之中,随侍皇帝左右,成为后妃的候选人。如果成为后妃的候选人,手续会更为复杂,初次“引阅”之后,还要屡屡“复看”,有“记名”的,这是被选中留牌子的;有“上记名”的,这是皇帝亲自选中留牌子的。最后,还要经过“留宫住宿”进行考察,在留宫住宿的秀女中选定数人,其余的都撂牌子。
嘉乐皇帝这句话已经明显的表露出不会让孙淑婷入宫,那孙淑婷的命运就是嫁给皇室王公或宗室之家。当然现在孙淑婷的年岁太小,立刻指婚嫁人的可能性不大,不过如果在之后的三年里,嘉乐皇帝都没有给孙淑婷指婚,那么孙淑婷还要继续参加下一届的选秀。
听到太监高声唱和,“宁昌侯府孙淑婷,留牌子......上记名......”
第九十七章 出宫相见
孙淑婷朝着坐在主位上的嘉乐皇帝和贵妃娘娘恭敬的行了一个万福礼,先是倒退了几步,有转身跟着专门的接引宫女出去了。
等接引宫女把孙淑婷领出回春殿的殿门,立课就有一个等在殿外的新的引路宫女接手,原先的宫女对孙淑婷解释道:“小主,这位宫女会把您,送回您的住处。”
孙淑婷点点头,表示明白了。原来的宫女差事办完了,转身回了大殿。
跟着后面的这个宫女,,走上了一条和来时不一样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