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还好,毕竟伺候太夫人的时间长,知道杨桂珍是犯了太夫人的忌讳,心里没有太大的负担,另外两个丫鬟就不那么镇定了,就怕下一个被发作的是自己。
屋里的气氛被这样一闹腾,冷凝了很多。
王妈妈劝太夫人道:“您别生气,都是老奴的错。”
太夫人叹了一口气,“哎!看着是个好的,我本来还动了心思,想放在身边,没想到……”
孙淑婷这才知道祖母为什么这么低落,原来是责怪自己看走了眼。
孙淑婷看着有些惴惴不安的两个丫鬟,指着陈杜娟对太夫人说道:“祖母,您看这里不是还有个机灵、懂事的陈杜娟吗?这就叫‘失之桑榆收之东隅’,没有杨桂珍的鲁莽,哪能显出陈杜娟的机灵。”
陈杜娟没想到大小姐会为她说话,看着把眼光留在她身上的太夫人,嗫嚅着说道:“谢谢大小姐的夸奖,那是奴婢的本分。”
“是啊,本分!”太夫人听了陈杜娟的话高兴起来,“做人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自己的身份,要守住自己的本分。”看看陈杜娟,“你很好,留在我屋里当个二等丫鬟吧!”
陈杜娟没想到一波三折,好运降到了她的头上,忙跪下行礼“奴婢谢太夫人的提拔。”
太夫人想想说道:“你不能再叫杜鹃了,我屋里的二等丫鬟名字都带月,你就叫新月吧!始终如新,人心依旧。”
第四十三章 买珠
“奴婢新月谢谢太夫人赐名。”陈杜娟高高兴兴的给太夫人行礼、道谢。又朝孙淑婷行了一个礼,“奴婢新月谢谢大小姐。”大小姐孙淑婷为她讲的话,新月很是领情。
孙淑婷看着新月,“好好伺候祖母,记得今天的教训,什么时候都不能失了本分。”孙淑婷不想喧宾夺主,淡淡的说了两句。
太夫人看着孙淑婷笑了笑,吩咐人把没有选中的丫鬟带了下去。
太夫人看着秋月,对孙淑婷说道:“婷姐,你那边丫鬟的名额是固定的,秋月先挂在祖母这,等你的丫鬟出嫁了再提拔到你那边,平日里让她呆在你屋里服侍就行了。”有了太夫人这句话,谁想挑刺也挑不出来。
孙淑婷看着为她考虑周全的太夫人,很是感动,话音也带着一丝颤抖,“我都不知道怎么感谢祖母了,祖母为我考虑的真是周全。”
太夫人摸摸孙淑婷的脑袋,欣慰的笑了笑。
太夫人对秋月说道:“秋月,你先带着新月下去,带她认认院子里的人。”
秋月带着新月给太夫人和孙淑婷行了礼,才退了下去。
等丫鬟离开,太夫人才对孙淑婷讲解道理,“婷姐,你也看到了,今天挑选丫鬟,不能只看表面,不然就会想祖母这样差点看走了眼。”杨桂珍举止有礼有度,说话有条理,读过几本书,女红不错,总体素质很高,太夫人又没有那么多忌讳,不怕身边的丫鬟出众,对她很是满意。没想到看走了眼,杨桂珍还是个不甘平庸,不知尊卑上下的,一句惹动怒气的话就漏了原形。
孙淑婷不想太夫人再想这些不愉快的事情,装作很是疑惑的问道:“祖母,我看你又看她们的衣着打扮,又看她们的指甲,还让她们讲话,是要从中辨别什么吗?”
太夫人也知道孙淑婷的心思,就不再想杨桂珍的事情,对孙淑婷讲解挑选丫鬟应该注意的事项。“看她们的衣着打扮和看她们的指甲是一个道理,这些容易藏污纳垢的小地方很容易看出一个人是不是勤劳、爱干净;衣服可以破,可以不合体,但一定要浆洗的干净,一个人如果自己身上都收拾不好,你也别指望她做事干净、利索,这与家境无关,与每个人的性格有关系;看手,就能知道这个人是不是个干活的,拿针线的手和养尊处优的手是不一样的,经常操持家务的人手指也是这样;一个人的谈吐和见识,都会透过说的话表露出来,讲话有没有条理,吐字是不是清晰,都能从讲话中看出来,再问几个问题,看是不是回答的机灵,很多很多需要弄懂的……”太夫人看着认真听自己讲解的孙淑婷,把注意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