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1 / 3)

王妈妈接过太夫人替换下来的佛珠,放到首饰盒里,回头就看见孙淑婷正笑语嫣然的对太夫人讲着自己如何碰到的这个雕刻僧人,如何求得老师傅答应帮她刻佛珠,太夫人听着笑意渐浓,听到趣处也不时的点头问一些问题。

王妈妈对大小姐孙淑婷的表现心底暗许,作为一个不是在太夫人身边长大的孙女,嘉乐27年孙淑婷回来的时候已经五岁,那时围绕在太夫人身边的孙子和孙女已经不少,能够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获得超越其他孙子孙女的宠爱,不单单是因为孙淑婷面向上有几分像她早就夭折的姑姑(单论长相,孙淑婷还不如自己才1岁多的亲妹妹孙淑湘长的像姑姑),更重要的是她的孝顺和体贴。在太夫人的事上孙淑婷总是花十二分的心思,懂得讨老人家欢心。退一步说,王妈妈的女儿嫁给了孙淑婷生母孙姨娘的哥哥孙长安,王妈妈和孙淑婷拐着弯能连上亲,孙淑婷得宠,王妈妈是发自内心的为她高兴。

午饭结束后,太夫人拉着孙淑婷的手坐在美人榻上,细细的嘱咐孙淑婷到各房去走走,这样晚饭的时候遇见也不会让人挑理,还特别嘱咐:“你三婶刚怀孕了,你去把求的平安福送给她一个。”孙淑婷一边点头一边在心底暗暗规划,一大家子人,总要分个谁先谁后。说话间,也就有了条理。

言谈间太夫人的瞌睡就来了,俗话说春困秋乏,孙淑婷帮祖母把碍事的头饰取下,扶住祖母进到内室,躺在了整理好的床铺上。

在祖母睡着后,轻轻的把薄被的被角窝好,就轻轻的离开了内室。

孙淑婷看了一眼一直微笑着服侍在一边的王妈妈,这个伺候了太夫人一辈子的心腹妈妈还是很让人尊重的,就上前几步扶着王妈妈低声道:“妈妈,您一直照顾祖母费心了,我求了平安符,待会让人给送您来。”

王妈妈见孙淑婷的办事周到,把自己记挂在心里,内心暗暗点头,也就没有讲些虚礼推辞,一边感谢孙淑婷的记挂,亲亲热热的挽着孙淑婷的手把她送出了院门。

留香阁是一个二层小楼,现在居住的是大房孙姨娘所出的11岁大小姐孙淑婷和二房的李姨娘所出的8岁的二小姐孙淑琴。

孙府的规矩是年满8岁的少爷、小姐都要离开自己的母亲或者姨娘单独居住,就像现在留香院对面的槐茵阁住着的孙府的4位少爷---二太太所出的11岁的大少爷环勃和9岁的二少爷环辉;大房8岁的周姨娘所出的三少爷环谨和李姨娘所出的四少爷环勤,三少爷仅仅比四少爷早出生三天。

三少爷确切的说是大房的长子,三少爷的生母周姨娘和四少爷的生母李姨娘原来都是大太太的贴身侍女,周姨娘比大太太小四岁,今年26,李姨娘今年28岁,在大太太婚后两年,嘉乐22年大老爷去贵州上任前两个月,同时被大太太开脸做了大老爷的妾室。嘉乐25年同时被诊出怀有身孕,那时大太太姚氏和大老爷孙怀远成婚已经六年,除了跟随在贵州任上孙姨娘所出的3岁的孙淑婷外,大老爷没有其他孩子。三少爷和四少爷出生后,大太太格外看重。

相比于年轻貌美的周姨娘所生的三少爷,李姨娘所出的四少爷在大太太面前更加受宠,直到大太太生下现在6岁的六少爷环谦后,这种情况才得到了稍微的改善。当然大老爷身边大丫鬟出身的孙姨娘更加不受大太太的待见。不过因为孙家对子嗣的看重,孙府的孩子在六岁写入族谱后夭折的极少。唯一的一个还是孙淑婷那七岁时因为天花夭折的姑姑。

留香阁的布局也是坐北朝南,进入留香阁,首先是一条东西向三米宽的路,路北面是小姐们学习的书房,路南面是一个大的花园,在路的尽头穿过垂花门就到了小姐们住的内阁,还是1条东西向三米宽的路,正北面是小姐们住的是2层小楼院子,每层楼有6间,都是三间为1个居室,1楼的东室住的是大小姐孙淑婷,西室住的是二小姐孙淑琴,楼上的房间暂时用来当库房。路的南侧是2个小院,中间有1条南北向2米宽的路,路西侧是厨房,路东侧的2间院子时绣房和用来学规矩的静室。

孙淑婷回到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