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嬷嬷是冬梅和逄嬷嬷,陪嫁丫鬟是大丫鬟秋月和秋水,二等丫鬟夏至以及粗使丫鬟晓雨四人。
至于孙淑婷身边的另一个二等丫鬟语云则因为年纪大了,被孙淑婷指了人家,就留在了孙府;孙淑婷身边另外伺候的三个小丫鬟,除了晓寒转去了孙姨娘的院子,其它俩人都要遵从府里的意思重新分配。
太夫人自掏腰包要给孙淑婷添加的两个铺子,也在太夫人信任的管事帮助下,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办理妥当了。
三月里连办了两场婚事,就是冬莲和语云的。
接下来日子过得飞快,一眨眼就到了四月初三,孙淑婷的嫁妆该收拾归整的日子。
这天太夫人亲自上阵,指挥着仆人把孙淑婷的嫁妆装箱,因为孙淑婷的嫁妆是太夫人和大老爷亲自准备的,太夫人和大老爷自掏腰包添加了不少,金银器具、绫罗绸缎、人参、燕窝、、三七、鹿茸等等准备的很是齐全,八十八抬根本就装不下。
听到王妈妈进来回禀箱子不够用时,太夫人出去看了看,说道:“嫁妆的抬数是不能加了,把装首饰的箱子挤一挤,每个箱子多放几件首饰,这样还能空出几个箱子来,还有就是那家具那边能套着装的家具就套着装,省出几抬是几抬。”永平侯府世子妃王晴的嫁妆是九十六抬,二儿媳的嫁妆是八十八抬,因为嫡庶尊长之分,最后太夫人决定孙淑婷的陪嫁八十八抬。
就这样大家重新动手,首饰盒装的极满,满满当当的堆在一起,耀人眼目,家具重装之后也省出两台,再加上陪嫁仆妇的行李,把八十八抬塞得满满当当的。
四月初五那天,也就是孙淑婷成亲的前一天,二房和三房各派出几家人,由孙环勃带着,往永平侯府送嫁,一路上引来众多人的注目。
当嫁妆送到永平侯府,在前院一一摆开,供众人欣赏时,众人更是赞叹不已。孙淑婷的嫁妆抬数并没有超过前面嫁进来的两个嫂子,与世子妃的嫁妆更是相差了八抬,可内里的丰厚程度更是直追世子妃。
孙淑婷的家具样式更是新颖大方,那是在南方跑生意的董嘉鸿给孙淑婷偷偷打听联系的,除了运输麻烦一些,雕工和材料都不差,而且花费的银钱还比在京都的少了不少。
看着这些款式新颖,用料考究,工艺不俗的家具,不少人的纷纷猜测四五千两是拿不下来的。
永平侯府的世子妃王晴看到孙淑婷的丰厚嫁妆,心底一沉,小看了孙淑婷。
世子妃王晴原本以为宁昌侯府虽然圣宠优渥,可孙淑婷是庶出,嫡母当家,嫁妆应该丰厚不到哪里去,即便是嫁给了婆婆永平侯夫人的亲子--董嘉鸿,也大可不必把孙淑婷放在眼里。没想到孙家做事如此周详,陪嫁低她这个嫡长媳一层,可实际上东西的多少根本与她相差不多。就冲着孙淑婷嫁妆的丰厚程度,永平侯府里的人,都要高看孙淑婷一眼,想要轻视她也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