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1 / 4)

听到外祖母孙张氏评判大舅母的话。孙淑婷瞪大了眼睛,大舅家她去过,收拾的很干净啊!她还不知道大舅母在外祖母眼中原来是的懒惰的。照着这个标准,那什么样的人称得上勤快。

孙张氏见孙淑婷满脸的不信,笑着解释了两句。“别看我平日里不和她一块过日子,过年过节来我这,做事也勤快,可这不是想装就能装好的,厨房里的事,一上手,就知道你是不是那块料。屋子里收拾的干干净净的。别人见了都夸,你自家吃的好不好。是不是自己做饭吃,别人可看不见......”笑倪了孙淑婷一眼,孙张氏接着说道:“你二舅母本身就是一个做事利索的人,两相一对比,我会看不出来。不过你二舅母人机灵、会做事,自己能干,可也知道给长嫂留体面,你大舅母回来的那几天,你二舅母从来都特意把手上的动作慢上几分,不显得你大舅母特别愚拙......能为别人留余地的人,心地都不差,别看你二舅老实、木讷,就会种地,可是在庄子上的人缘不差,说起他们家,谁都能称赞上两句。妻贤夫少祸,妻好一半福,话老理不老。”

孙淑婷听了特有感触,怪不得人家都说,过日子,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她一直觉得自己姨娘待二舅母比大舅母好,是因为二舅母长期侍奉外祖父母的缘故,忘记了这也要二舅母会为人才行,不然孙姨娘也不会送礼从来都是二舅家厚上一分。能得到外祖母的这么高的评价,二舅母本事不简单。

毕竟一般来说儿女都是远的香近的臭,在跟前伺候的儿子、媳妇,少有得到婆婆好的评价的。过日子,难免磕磕碰碰的,离的近,容易有摩擦,闹矛盾;反而是离的远的,见的少,彼此挂念,想对方优点的时候更多一些。

“成亲不仅仅是两个人凑在一块过日子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要融入进去,婆婆、妯娌、小姑、小叔,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你也别发憷,你和董大小姐关系好,和她们家的人也相熟,总比进了一个从不相识的人家重新开始的好,何况娘家和婆家里的这么近,有什么事,照应起来也方便。”孙张氏想起了大太太以前的张狂行为,隐晦的提醒道:“有一点,你要记住,当小姐和当媳妇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当小姐的时候,你可以琴棋书画,诗酒花,不理俗物,孤芳自赏;可当媳妇的时候,你起码要操持自己屋里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人情来往都要打理的周到,受些委屈,不习惯是难免的,总有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可不能一丁点事就让娘家人来闹,最后只会伤了婆家的脸面和夫妻的情分。你是个聪明的,有事小两口好商好量的,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孙淑婷点点头,“嗯”了一声。外祖母掏心掏肺的给她讲道理,她不能不领情,虽然这些她都懂。孙淑婷从来不是那种清高、不食人间烟火的性子,从不觉得为了生计、自食其力,就比别人低一等。经过现代社会的自立自强观念熏陶,孙淑婷更欣赏那种有自己谋生本事的人,如果董嘉鸿是那种躺在祖宗基业上混吃混喝、混日子的人,孙淑婷也不会中意他。

从孙淑婷十一岁那年开始,太夫人开始培养她的管家能力,这么多年下来,太夫人的本事孙淑婷已经学了十有**,管好自己的小家,那是绰绰有余的。

犹豫了一会儿,孙张氏还是决定把话说出来,以后见孙淑婷就没有现在这么方便了。一些话,现在不说,更待何时。“婷姐,姑爷大你三岁,也就是今年已经十八岁了,是吗?”见孙淑婷点头后,孙张氏接着说道:“等你们成亲,他也不小了,都十九岁了,你才十六岁,那......”

孙淑婷看着外祖母孙张氏欲言又止的表情,心里一紧,面上不显,声音如常的说道:“外祖母,都没有外人,有什么话你直说就是了,外孙女听着呢!”

“论理这话你姨娘说比较合适,我就嘱咐一句,生孩子太早,对大人和孩子都不好。虽然你个子不矮,骨盆也宽,生孩子不吃力,等成婚了年龄也合适,可是最好还是等等再生......女人生孩子就是一脚迈进鬼门关,你刚嫁进去,把屋里屋外的事都料理清楚了,才能放心,不然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