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淑婷见大太太都这么说了,也不推辞,大大方方的谢过了廖氏。
廖氏满意的拍拍手,对着永平侯夫人和大太太说道:“越看和鸿哥越是相配,大嫂真是有了一个好儿媳,让我好是羡慕,当然这也多亏孙大太太教养的好。”
孙淑婷听到廖氏打趣她和董嘉鸿,羞红了脸。
永平侯夫人解围道:“孩子面皮薄,你就别打趣她了吧!你的儿媳也不差,不用来羡慕我......咱们几个老的说话,让她们小的也凑一块说话吧!”
廖氏一甩手中的帕子,微微一笑道:“大嫂这么快就护上了,看样子我再说就要心疼了,我不说了还不行吗?”
永平侯夫人也不搭理她,吩咐孙淑婷道:“婷姐,你去和颜姐一块说话去吧,你们都是年轻人,有的是话要说,我们这就不用你陪着了。”
孙淑婷听了永平侯夫人的话,立刻抬眼去看大太太。
永平侯夫人都定下调子来了,大太太也不反对,何况孙淑婷在外人面前还这么给她脸面,知道事事先询问她的意见。大太太对着孙淑婷点点头,说道:“去吧!我们这不用你陪着了,你们年轻人也能说到一块去。”
孙淑婷听话的去了董佳颜那,和她们说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人都来的差不多了,永平侯夫人就吩咐丫鬟把铺着红布的托盘拿了上了,添妆正式开始。
按照远近亲疏,最先添妆的是孙淑婷的四个婶婶,然后是董佳颜外祖母家的几个舅母,再然后是董佳颜的几个嫂子,董佳颜的这些亲人都很是大方,每个人拿出来的珠宝首饰都不便宜,引得后面的那些女眷阵阵惊叹。都说永平侯夫人的这些妯娌大方,娘家人也给面子,几个嫂子对妹妹也不小气,真是和善之家。
等这些至亲的女眷添妆后,才轮到那些和永平侯府交好的人家,这些女眷们就没有这么大的手面了,添妆的物品价值如何,全看和永平侯府关系的亲疏。
大太太给董佳颜添妆,可是代表着孙家的脸面,礼物当然不能差了。不过在看到董佳颜这些长辈的大手面之后,大太太偷偷又撸下手腕上戴着的一个红玉手镯,添在送给董佳颜的首饰当中。
就这样大太太给董佳颜添得首饰,在所有人当中也算是中等偏上的,并不出彩,算是无惊无喜的过去了。
孙淑婷也没期望大太太会给她特别挣脸,只求不丢人就行了,见到大太太给董佳颜添的首饰后,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大太太添妆代表的是孙家的脸面,可孙淑婷现在作为董佳颜的至交好友,还是额外的给董佳颜准备了一个礼物。
等轮到和孙淑婷交好的这些年轻女孩时,孙淑婷把准备好的十二朵绢花拿了出来。这些绢花样式新奇,栩栩如生,远远看去,就像是一朵朵真花似的,摆在托盘中,很是引人注目。
孙淑婷一拿出来,就让众人一阵惊叹,有好奇者,更是忍不住的走上前细看花的真假。
等确定是制作的绢花后,更是连连赞叹手艺精湛,已经做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有人忍不住向孙淑婷打探,是从何处购得这种绢花的。
第一百一十章 劝说
其实绢花能做的这么出众,根本原因在于花朵的花瓣颜色逼真,不是用单一的颜色,有颜色渐变的过程,和真花一样。做绢花的手艺大部分人都会,能做的这么精致还是托于嬷嬷的福,于嬷嬷是先帝驾崩时,被孙家请来的几个供奉嬷嬷之一,有一手做绢花的好手艺。
精湛的手艺,再加上孙淑婷绘画中特意加入的渐变色的画法,才有了今天这么出彩的绢花。
听见有人好奇,孙淑婷也不瞒着,大大方方的说出是自己亲手制作的,并不是买的,还稍稍解释了一下是跟宫里请回来的嬷嬷学的。
听见孙淑婷这么说,问的人对着大太太说道:“能请到这么有本事的嬷嬷,想来你们家的小姐个个本领都不差啊!”今天来给董佳颜添妆的人家,并不是个个都能请到那些本领高强的嬷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