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抓着阿姨的手拼命往前跑,“我去喂它。”
进了家门,清泽迈着两条还不长的腿,拿着阿姨准备好的小虫子和苹果粒,蹬蹬跑到了自己的卧室,一眼就找到了鸟。
一只黄绿色小鸟在他的书桌上走来走去, 小脑袋上顶着三道柠檬黄, 两只爪子细得像桔梗花茎, 支着上面圆球一样的身子,一边的翅膀上缠了条纱布。
人鸟相望,烦躁了一下午的小鸟突然在原地静止。
清泽走上前,把袖珍小鸟捧在手心,举到面前,另一只手轻轻抚过它油光水滑的羽毛,从头捋到尾巴尖。
“我喂你吃饭好不好?”他凑近了问它,“喂你吃小虫子。”
鸟爪在他手里一通乱按,“喳喳喳喳!”
好像不太愿意。
“那吃苹果?”他又问。
小鸟点了下头。
清泽开心了,让小鸟抓住他的一根食指,另一只小手捏起一块苹果,喂到了它嘴边。
小鸟不情不愿地张开了琥珀色的鸟喙。
清泽喂着食,跟它说起今天的幼儿园所学:“我下午学了一首新儿歌,我唱给你听。”
小鸟的嘴停顿了一秒,继续吃苹果。
“嘀哩哩哩嘀哩哩,嘀哩哩哩哩,
春天在湖水的倒影里,
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清泽唱完,与小鸟黑漆漆的眼睛对视,笑着说道:“你都来家里十几天了,我还没给你起名字,你叫‘哩哩’好吗?”
鸟不出声地瞧着他。
五岁的小清老板趴在桌子上,有理有据地跟它商量:“你也可以叫‘鹂鹂’,可是爸爸妈妈说,你不是黄鹂鸟,你是黄腰柳莺,所以我以后就叫你‘哩哩’了。”
“哩哩”的脑袋又是一点,“喳喳喳。”
算是答应了。
傍晚,清泽没吃几口饭就放下了筷子,乖乖说道:“吃饱了。”
桌上的年轻爸妈对了个眼神。
“又要回去看小鸟啊?”唐女士问道。
清泽诚实地点头。
清父:“老师马上就来了,上完课再去看。”
“那你们叫我。”
清泽从椅子上跳下去,一溜烟跑走了。
唐女士对丈夫摇了摇头,“你说他怎么那么喜欢那只鸟啊?”
清父:“小孩嘛,什么东西都新鲜。”
“他现在学东西都不好好学了,等鸟的翅膀养好了,还是给它放生了吧。”
“咱儿子可能不舍得。”
“不舍得也不管用,黄腰柳莺不是家养的鸟,总在屋子里待着哪行。”
十五分钟之后,钢琴老师来了,清泽的手指架着不会飞的哩哩走到了琴前,踮着脚,把它小心翼翼地放到了钢琴上面,让它陪着他一起上课。
唐女士扶额,“清泽,这鸟爱动爱叫唤,影响你学琴。”
清泽坐到了琴凳上,他身高不够,两脚悬空,只能在脚下垫一个盒子。
他端正地坐好,说道:“不会的,哩哩刚才答应我了。”
整整一个半小时,清泽的两只小手一会儿在琴键上敲,一会儿被老师拍打,平时既爱动又聒噪的鸟儿支着两条小细腿站在钢琴上,半声没叫。
小药丸似的眼睛全神贯注地盯着他看。
连老师都不禁夸奖:“这只小鸟真配合。”
清泽比自己被夸了还高兴,挺起胸抬起头,“哩哩很聪明。”
小鸟仿佛解除了禁制,又开始来回走动,尾羽翘起,步伐骄傲。
唐女士看着这一人一鸟,笑了出来,问清泽:“儿子,你知不知道‘小鸟依人’是什么意思?”
小鸟依人。
五岁的清泽皱了眉毛,低头瞥了一眼自己手上的伤口,都是喂鸟喂的。
肯定不是什么好词。
他鼓起嘴巴,俊俏的小脸露出几分委屈,“伤痕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