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1 / 2)

江知礼待到人群散去,才凑过去从最后面看。

见最末尾不是自己的名字,稍稍松了口气,这才继续往前看去,一个个人名看过去,始终没有看到自己的名字。终于,在中列瞥见了自己的名字。

虽不是名列前茅,但是他凭自己考出来的,自然不能同往日而论。

书院名曰青山书院,入学者知道这是江家的族学,对江家多了几分感恩戴德。

江知礼也入了学,分入了楚夫子门下。

他算不得顶尖聪明,但做事一丝不苟,肯钻研,只是容易钻牛角尖,这倒不是一个坏特质。

时日一日日过去,制冰坊的生意没有之前的火热。

温绮罗把这些日子积累起来的账目一本本看过,账上的银钱确实没有之前那么多。青山书院是一个货真价实的销金窟,等亲自设立了一个书院,温绮罗不由地想,京城那些秦楼楚馆,有人愿意一掷千金,只为博得红颜一笑。

多的是人在其中从富商到乞儿,但还是比不得养学院。

笔墨纸砚,还有书籍,样样都需要用到大笔的银钱。温绮罗修长的眉毛颦着,又倏然舒展。

还是要有书行、纸坊。

上辈子,沈宴初便是寒门出身,他自然知道读书不易。

只是,现有的纸坊,只要开着就必然是一本万利的生意,她若是想要收购一二,恐怕也没人愿意让出。

纸张,似乎有本古籍之中提及过。

温绮罗一时间想不起来那本古籍究竟是在哪里看到过,她素日里看的书很杂,有志怪、话本、还有兵书,却并未具体记下来如何制作纸张。

看来这些天还是要再去翻看一些古籍才能知道具体如何。

有了这个心思,她也在物色什么地方适合建立造纸坊。至于城内谁消息最多,除了明溪亭便是江知寂。

这二人俱是可以信任之人,温绮罗只让二人帮忙留意着,若是有了合适的土地,便来告诉她。

第143章 造纸坊

古色古香的陈设古雅庄重,书架上的书卷大多都被翻了许多遍,由此可见,这些书都是被常翻看的。

温绮罗的院内设的小书房都是她素日里要看的,她虽是一介女流,可也看过不少书。

这些书籍包罗万象,涉猎甚杂。

温绮罗实在记不起来究竟是哪本书中描述过造纸之法,她之前也未想过日后居然真的会有要用到的一天,见步骤繁杂,便抛之脑后。现在想想,还真是后悔。

《利民要术》……温绮罗伏在案几上,日后的光影斑驳,穿透树冠罅隙,将树影洒洒落在她身上,睫毛在纸上落下小半个阴影。

温绮罗一目十行,一页页看过去,轻轻摇了摇头。

不是。

不是这本。

小案上,温绮罗的脚边早已经堆起来不少翻开的书籍。

看了一上午的书,却发现都不是要找的那本。温绮罗素白的手指缓慢揉了揉眉心,看向窗外绿荫繁,鸟鸣啾啾,一阵心烦意乱。

或许是她记错了。

温绮罗呷了岩茶,淡黄色的茶水映出她微微皱起的眉尖。

脑海中有一道灵光一闪而过,她记起来了。

连忙起身,从书架最隐晦不起眼的地方找到了那本落了灰的古籍,封面实在是破旧不堪,缝缝补补,泛着陈旧的黄色。独有的墨香扑面而来,温绮罗纤细皙白的手指轻柔拂去古籍上落下的灰烬,露出原本的面目:“《颂志》,是这本。”

说来也怪,一本多是山川的书中竟然会在毫不起眼的地方写出造纸之法。

温绮罗翻开那一页,认认真真地看了一眼,把这些东西暗记于心。

虽然有了法子,还是要亲自试过才知道。

桑树的树皮、麻头、破布……渔网,都是不难找到的东西,主要是步骤繁琐至极,若是没了耐心,恐怕还做不出来。

温绮罗命人收集所要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