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1 / 2)

一时,他竟迟疑了片刻,上下打量明溪亭几眼,颇为意外,“阁下好眼力。这确实是眉窑的‘清冬图’,难得会有夙人识得我眉窑的物事。”

明溪亭闻言,朗声笑道:“嘿,算我运气好,早就耳闻眉窑之物世少而奇。有幸今日,也算开眼界了!”

他的言语中,轻吟浅品之言不慌不忙,却让人为之一松,更有商贾不由自主地随口夸赞了两句。几言几语间,原有的剑拔弩张竟缓了几分。

许是商场之人习得揣摩本能,那夏商渐渐卸下心戒,尤其在明溪亭将眉窑几位匠师之功说得恰到好处时,他的得意之色已是分毫不剩的显露出来。

温绮罗静静立在一旁,灯下眉目如画,明眸未动,锐光却如薄刃暗伏。

她未曾插话,但眸中神采却逐渐由探究转为思量,随后缓缓收缩成更深的忖度。

宣化是大夏国都,眉窑更是专供皇室和达官贵人的上品窑厂。前世沈宴初也曾得了宫里的赏,有过一件宣化眉窑的笔洗。

正当那为首商贾已然对明溪亭大为上心,温绮罗眨了眨眼,示意明溪亭再行试探这班人到底是行货还是别有门道。

明溪亭目光微转,旋即一笑,对着那商人问道:“只是,有些地方奇怪啊……大夏眉窑虽时有所闻,但这等精品,何至亲携到夙地边境?”

商人闻言,脸色一僵。他的语气明显一顿,稍嫌含糊,“民间传说的好物罢,只为求个高价。”

第113章 险象

二楼檐角微风拂过,卷起几缕春色,明溪亭与温绮罗并立于廊间,如同一幅壁人画卷。似乎没有人察觉到他们的细微动作,只觉他二人宛若那些悠然游逛的闲客。

只是言语间的周旋,却是心照不宣。

见商人脸色微变,温绮罗淡淡一笑,便循声开口:“列位这瓷价不菲,携至这边陲城池,怕是连识货之辈,也无几人。”

温绮罗心念一动,眼中一抹狭促之色,却又恢复如常。

那商人为之一滞,目光隐隐有了警惕,初是以为来者不过是附势之徒,此时不得不察觉对方的意图不简单。

他咳了一声,讷讷说道:“彼此求财,何必计较这些来路呢。”

语气虽是谨慎,却再难掩藏其中的急促,明溪亭听罢心下几分笃定。但面上没有过多显露,温和道:“理是如此,不过收与不收,总得先看明白。”

温绮罗含笑瞥去,颇似闲适的挑眉,微微侧首。似乎气定神闲,尽显从容。

此时,那商人的神色愈发不安,他也明白,此二位绝非易与之辈,若还固持模糊,怕真会招来祸端。

他面上一沉,略显急躁地开口道:“既如此,今日就此作罢,两位请吧此瓷既是私藏无论如何不卖。”

谁知这番咄咄急言,反倒是挑破了窗户纸。

明溪亭上前一步,话音清远悠扬,倒像闲谈一般:“恐怕不是这样罢,宣化眉窑之物,似乎需得别样途径才是,应是黑市流出来的不假。”

话音刚落,商人瞬间面露狰狞,猛地站起,欲要不顾颜面轰其出。

温绮罗一抬手,制止了明溪亭,许是为了不使情势恶化,“罢了罢了,我们也不必非为此强留。只是世人求器,何必戾气相煎。”

明溪亭闻言,也只得依言退后一小步,微微颔首,两人便并肩徐徐步出,只将暗线留待事后。

离开聚仙楼片刻,明溪亭的唇角微微翘起,似笑非笑:“想来未必只此一次,这些黑市贩子,素来发的是卖命财。”

“当紧注意他们,若是两国有这等隐蔽的连通之境,难保不会被敌手所察,届时谁知这城是人还是鬼。”温绮罗双眸凝扫,未见疾色,只觉得这幽巷后灯下藏有微末风声。

明溪亭无言,却在她话音一落之时投去一瞥,随着温绮罗的脚步绕过一重巷道,悄然伺候在暗巷之侧。

云遮蔽日,将这幽静小巷多了几分萧然,却悄然驻足了不止一双暗影。

待那班商旅草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