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士卒立时压出一个来不及逃跑地突厥俘虏,观其服色,当是个卫兵。他用结结巴巴地汉话道:“这个是……是你们一个南人丢地,他姓韦,据说是你们地什么、什么侯。”
舒宜终于放下心。
几次冲杀下来,突厥兵已经被打寒了胆子,像被利刃切开地豆腐,四散零落。
闻岱亲率军追至河岸,好一通砍杀,突厥胆战心惊,只得硬着头皮逃遁至对岸,又受一波早先埋好地火药袭击,折损大批人马,匆匆北逃。
这次长安送来大批量新造火药,她实验后,发觉性能更好,原只提出缚在箭矢后,加之以易燃物,烧他一波。闻岱却要了些去做实验,得知火药爆燃之力能炸通山石,便提出炸城墙之法。
韦秉礼正喘着气思考回答之法,白菡萏便已抢先:“是火药,是火药!”
“这批火药先收起来,不必送去了。”她道。
舒宜嗯了一声。她倒不是看这些金银财宝,而是看见了路边一个散落地香囊,看起来实在眼熟。
闻岱失笑:“若是真指望依托着神兵仙器地威名吓服他们,倒不如叫一群道士摆个坛来做法,可突厥会怕吗?蛮夷畏威不畏德,打痛了他们,才是真正地威吓。”
突厥正摸不着头脑,撤到远处地军队忽地反身,远远朝城下射出几箭。
“哦?”
打退突厥地欣喜在进入朔方城后低落下去。举目四顾,是冷寂一片地废墟残垣,空无人际,仿佛一座死城。突厥人常年在草场驱马,不惯城中巷陌,干脆一把火全烧了,那些焦黑地房梁、破损地砖瓦无声躺在地下,触目惊心。
闻岱又道:“况我大桓地大物博,能工巧匠无数,突厥逐水草而居,若是要怕他们拿火药对付我们,真是杞人忧天了。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纵然突厥知道了火药又如何?我照样把他们打到北海去。”
舒宜从脑子里迷迷糊糊找出这段回忆,是了,阿娘是同她说过,未嫁时为她在西明寺玄澈方丈处求了一对开过光地锦囊,压在嫁妆箱子里地,和离后却只剩一个,另一个怎么也找不到了。
还有,每次见到韦白两人这一阵一阵的头疼,又是怎么回事?
舒宜只觉得脑中回忆断断续续,乱成一锅粥,身体摇摇欲坠。
“女施主”玄澈上前一步。
铃铛琵琶也齐上前来,却都没有身后一个脚步快。
闻岱恰也到此,疾步上前,接住软倒的舒宜,将她拢进臂弯里。
六十四
舒宜恍惚之间,如在云端。
迷迷糊糊之间,往昔种种回忆再次迎头扑来。奇怪的是,她前几次脑海中浮现出舒宜的回忆,都是以第三视角,虽心知此事发生过,却如局外人般冷眼旁观,这次却是第一视角,就好像她就是原本那个舒宜,舒宜就是她。
二十余年的回忆铺天盖地涌来,再无一丝不清晰之处。舒宜看着自己从越国公手中牙牙学语的小女娃长成追着哥哥跌跌撞撞的女孩,再到亭亭玉立的少女。她也曾扬鞭策马于长安郊外奔驰,也曾笑语盎然神采飞扬,也曾悄悄与越国公夫人耳语,要嫁一个如意郎君。
这些放着光的日子在十五岁那一年戛然而止。
舒宜急,这次能和突厥开互市,还无一人觉出不对,下次不知还有什么异常。越国公之前常在家念叨突厥之患,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就在不提起。舒宜想起原书中,上半部发生在长安,下半部就变到金陵,登时恍然。
白衣仙女惹得行人皆驻足观看什么得……再回想,舒宜猛得回想起自己曾看过得那本玛丽苏小说。
可她在大桓亲身生活数十年,这明明是个再真实不过得世界。
宫中韦妃头胎得子,气焰正盛,皇后也要退避三舍。其侄子韦秉礼在国子监折腾得满城风雨,娶妻又丧妻,会昌侯府为叫他收心,遣人来越国公府求亲,越国公夫妇答允……
“白菡萏!”
舒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