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手去挡。他今天显然心情颇好,一直笑意温和。
半是热闹半是戏弄地打过一遭,闻岱终于可以请舒宜下轿了。
大桓尚武,又尚诗,方才闻岱和两位男傧相已经被要求作了好几次诗,而现在,闻岱又被要求作一首却扇诗。
不许由人代替,新郎亲自作的诗,让新娘满意,新娘才会拿下扇子,露出一张芙蓉面。
闻岱长身玉立,面对着舒宜,沉吟片刻,便道:
“莫将画扇出帷来,遮掩春山滞上才。若道团圆似明月,此中须放桂花开。 ”
众人无不捧场,皆叫好。
也有惊异的,闻岱出身农家,如果说武之一道看天分更多,那么为文上,他的基础天然比世家子要差些,这是不争的事实。早闻他好读书,且手不释卷,但想不到一个将军,在打仗之余读书属文,能学到如此地步。
诗文清新自然,且不失流畅。有些抱着轻视心态的人,不由重新审视了对闻岱的看法。
拿下纨扇,舒宜终于看见闻岱的脸。
其时风俗,是红男绿女。舒宜一身青绿,清新柔婉,闻岱一身绯红,精神俊逸。
为了避免尴尬,皇帝特许闻岱也着一品服饰,颜色红得热烈,玉带束在劲瘦腰身上。
一对新人相对站在青庐前。
他微微笑着,见到舒宜的脸,眼神有一瞬的惊艳,而后引着她拜过天地。
舒宜总算能入洞房好好歇息,也顾不得别的,坐在布置喜庆的床上,斜靠着软枕,放松被沉重头饰压酸的腰。
“厨房里有吃的喝的,还烧了热水,有什么需要,可以招呼人,也可以问这个小丫头,”他招来一个十来岁的,梳着双髻的小丫头,“门口还有亲卫守着,我得去前头了,有什么事,派人来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