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1 / 2)

突厥的消息周折传回朔方,再传到长安,已是一个多月之后。

裴明彦带着少量骑兵出访西域诸国,顺便收拢突厥放弃的领地,沿路却发现不少流离的突厥逃兵。

大惊之下,裴明彦抓了几个突厥逃兵,仔细查问,才发觉是突厥的火药实验出了岔子,当时炸死炸伤的人不少,突厥登时元气大伤,又有两个附属部落脱离了突厥,去往大漠深处。

舒宜拿着朔方传来的详细报告,微微一笑。

太后坐在上首,笑道:“你料到多少?”

“不多,”舒宜象征性谦虚一下,“原本只想叫他们用着错误的原料,下辈子也别想造出火药了,不想突厥人胆子这么大,也不预先实验几次,上手就敢搞大的。我可不敢居功,突厥主持实验的人当居首功才是。”

他先带兵马回营,又去宫中觐见,回府时已是暮色四合。

“好姑姑,饶我这一会吧,”舒宜立即求饶,“我可再禁不起我娘念叨了。”

太后笑着一指她:“又卖乖。”

舒宜从下午就在花厅边做事边等,终于等到了一大一小两只……呃,泥猴。

“你啊。”太后摇摇头。

一旁的亲兵咧嘴一笑,露出一口大白牙:“扶风郡守要给将军设宴,接风洗尘,将军硬是没应,一晚上都没留。马都跑瘦了,紧赶慢赶回的长安!说是家中有人牵挂,要早点回家。”

待闻岱满身皂角香,再次出现在花厅,舒宜终于收拾好满桌纸片,准备摆饭。

加上闻曜在军中住过不短的时间,舒宜便也不劝,还帮着闻岱说服越国公夫人。

闻岱带着两营南下剿匪去了,距离不远,也不是成气候叛乱,只是小股匪患,妥妥的杀鸡用牛刀。但闻岱坚持,练兵必须从实战中千锤百炼,如此才是能用的兵。

谈笑几句,亲兵便告退了,闻岱和闻曜也得去好好梳洗一番。

“好好好,我知道,”舒宜拍着胸脯,“阿娘那里我替你应付。”

闻曜骄傲地一挺胸脯:“圣人哥哥还夸我成熟不少,有名将之风。”

他伸手叫来闻曜:“破奴,来认一认。”

“浇水也得看天气,晴天和洪涝,画的水壶数量该有些差别。”

闻岱正望着舒宜,微微一笑。

说着,饭也不吃了,父子两个开始为她参详。闻岱是农家出身,自不必说,闻曜小时候在乡村长大,在闻岱的刻意培养下也未对农事生疏。

就这样,闻曜欢天喜地跟着闻岱出门了,而舒宜独个在长安承受越国公夫人的口水洗礼。

“好啊你!原来入宫不是为了看我,是为了躲清静,”太后大笑,“我这就命人去说给越国公夫人听。”

若既非朝廷暗中出使,也非商队,那会是哪一路势力?

舒宜楞是卡了半天:“……你们就这么去见圣人和太后的?”

裴明彦在信中委婉暗示,是否是朝廷高层派去的人。但舒宜左思右想,也没想起来有这一出。

“无事。”他还绷着包子脸,示意琵琶不必扶。

听到匪患消息,他便上奏申请从御骑营与神策营中拨兵马剿匪,顺便还将不满七岁的闻曜也打包带走了。

“很适合不认字的人。”闻岱道。

闻岱心内暗自点头,脸上却看不出神情,只轻轻按了下他的肩膀:“走,先去见阿娘。”

虽然满面的尘土掩不住精气神,但泥猴就是泥猴!

闻岱是铁了心要闻曜接班的,别家给孩子开蒙用急就章,只要他亲自给闻岱开蒙,用的是孙子兵法和六韬,据说闻岱还不会认字时,就叫他抱着认舆图了。

闻岱不吝惜对她的夸赞:“这想法很好,且这许多经验,都是实用的。”

“正是,”舒宜顿生知己之感,“这是根据杜老翁去年增收的经验画的,他是积年老农,许多耕种的经验都值得推广,只是不大识字。且那么多农民,大都是不识字的,我就想着印成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