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再也不用受嫂子侄子们的白眼了,她就算起来的晚,其他房也没有意见了。
自行车的事得抓紧了,她这两天必须要出村一趟。
牛棚虽然和村子有一段距离,若是让人知道她没有出村,就带回来东西,一定会让人起疑的。
苏小满一边计划自己的时间,一边问道:“妈,我大哥呢?”
苏小满最想和苏大强一起去公社,她想看看能不能和公社干部攀上关系。
一个村子能用多少电线和电表,若是整个公社下边的村子,都在她这边买,那她岂不是能赚一大笔积分。
苏小满想到这里,心里火热起来。
苏老太抱着小孙子又看着小孙女。
没办法,虽然分家了,但苏老五的孩子太小了,她还是要帮着儿子看俩孩子。
三岁的苏玉华坐在小板凳上,一边吃饭,一边看着苏小满。
“快吃饭!”苏老太叮嘱一句小孙女,才回答苏小满,“去大队部了,好像是刘会计找他有事。”
苏小满一猜就是通电的事,着急了,她胡乱的把水扑在脸上,使劲地搓吧几下,就把水倒了。
苏老太见到她着急的样子,问道:“你这么着急干什么?洗脸就这么对付,你都是大姑娘了,你注意点。”
“妈,我着急,找大哥有事。”苏小满一边回话,一边用牙粉刷牙。
劣质的牙刷,让苏小满的牙都出血了。
第24章 上蹿下跳的苏小满
苏小满快速用水漱口,把嘴里的沫子吐掉,又漱口之后,才用毛巾一抹嘴,“妈,我去找大哥了!”
“哎,你不吃饭了?”
“不吃了!”苏小满已经跑远了。
苏小满来到了大队部的时候,苏大强正和村干部开会。
“大队长,我昨儿去了镇上,电线和电表镇上的供销社都没有,想着事情紧急,我又骑车去了县城,发现县城百货也的存量也不多。
现在各个公社都在实行通电计划,电线又是紧俏的货,恐怕就算咱们村想给各家都通,也买不来电线。”
在计划经济的时候,制造业的生产力,是跟不上人民的需求的。
这时候,不像后世,是产品过剩。
七十年代正是产品稀缺的时候。
刘会计说完话之后,叹了一口气,“不过,我打听到小岗村,不知道李大奎走了谁的门路,他们村有一半人家都通电。”
刘会计这话一出口,让其他来参会的小队长,倒抽了一口凉气。
他们是今天才被通知,村里要通电的好消息的。
本来刚开始听的时候,还在替村里社员考虑,分析通电的利弊。
当然,他们早就羡慕那些城里人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这句话在知青嘴里听好多次了。
他们仅有的那几次机会,见识到了电灯,哪个人不羡慕呀!
现在好不容易听到村里要通电,电线买不到,可不就是大事了吗。
“刘会计,你要想想办法呀,咱们村也想通电呀!”
“是呀,刘会计,小岗村那么多家通电,咱们大岗村可不能被比下去了。”
刘会计看了几人一眼,也是觉得好笑,刚开会的时候,在知道各家都要掏钱的时候,还纷纷叫着安不起。
现在听说电线买不来,又着急安装了。
“刘广顺,咱们村各家要通电,电线、电表、开关这些都要钱,每家要差不多出50块钱呢,你现在又不嫌贵了?”
刘广顺是五队的小队长,他嘿嘿一笑,“刘会计,50块钱是不少,可是电灯可是好东西,我听说屋子安了灯,晚上老亮了。”
这时候其他人听到刘广顺的话,也纷纷加入道:
“通电是好事,各家怎么能不答应,况且,咱们不能被小岗村比下去。”
“就是,今年的先进,咱们村就算不得,都不能让小岗村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