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景新放下了手中的弓箭,低着头思索起来。
*
万妈妈陪着老太太说着闲话:“不愧是新科举人,人长得斯文,说话也中听。亏着我是借了老太太的光,要不然哪有这样的福气!”
郑立文来拜会沈万宏,先进来给老太太请了安。
老太太也十分满意:“这孩子是出息了,小时候见他才那么大一点儿……”
正在这个时候,外头传来丫环的声音:“禀老太太,七小姐来了。”
老太太心情好,听了这话就扶着万妈妈的手坐起来:“这一早一晚天气这么凉,也就她还惦记着过来。”
万妈妈凑趣道:“要不然老太太怎么疼七小姐呢!”
书香进了房,给老太太行礼:“祖母安康。”
老太太见书香不是往日笑容满面的样子,就有些奇怪:“不必多礼,坐罢。”
书香低着头告了座。
老太太说道:“叫采霜给你拿芙蓉糕吃。”
书香忙推辞道:“祖母别麻烦了,我不过是来看看祖母。”
说着说着竟像是要哭出来的样子,老太太更加讶异了,问道:“这是怎么了?”
书香清了清嗓子,勉强笑道:“没什么,大概是在方才让风吹着了,有些头疼。”
老太太心中疑惑,但是看书香一副不欲多说的样子也没办法多问,就说道:“不舒服就早些回去歇着罢,叫丫环给你煮姜糖水喝,暖暖身子。”
书香说道:“多谢祖母关心,孙女儿没事。”说着起身拿出一个包袱来:“这是孙女做的三副护腿,也不知道合适不合适。”
老太太很是纳闷,这天气一天比一天暖,书香怎么这个时候送护腿来?
万妈妈察言观色,先接了书香手中的包袱,笑道:“刚才我还说七小姐最是孝顺老太太的,按说这些东西交给针线房也就罢了,可是难得七小姐这一片孝心。”
书香垂首说道:“也是赶着只做出三套来,往后若是孙女不在祖母身边了,也算是个念想儿……”
说着,书香泫然欲泣。
老太太越看越是奇怪,问道:“这孩子今天是怎么了?”
书香忙忍住眼泪,抬头看着老太太,浮现出一丝笑容来:“没什么,孙女先回去了。”
老太太望着书香向门口走去,外头的丫环打起了帘子,书香却不抬步,回首看向老太太,一双大眼睛里含着莹莹的泪光,更增加了几分楚楚可怜。
老太太看着书香依恋地望着她,心中升起一阵不祥的预感。
书香默默地出了房。
老太太蹙着眉头看向万妈妈:“你说七丫头今儿是怎么了?像是有什么事似的。”
万妈妈也听说了园子里传的话,却不好直说给老太太,见老太太问,便说道:“大概是想到几位小姐都议了亲,不几年就要出嫁,想起老太太就舍不得起来。”
老太太却有些不以为然:“说的亲事都是京里的人家,就算出嫁了来往也方便,何况七丫头的事情还没有定下来……”
老太太忽然打住了话头。难道是书香听到了什么风声,却又不好直接跟她说,才会这样难过起来?可是老太太确实还没谈及书香的亲事,一来是书香年纪小,二来老太太喜欢书香,想替书香寻个好人家,才把这件事放了下来。难道是沈万宏和大太太那边有了什么主意?
老太太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叫过采霜来:“去外头问问,我不在家的时候出了什么事?”
万妈妈见了便笑道:“大奶奶前儿刚挑上来小丫环,说要给老太太这边送几个伶俐的呢!要不我去看看?”
老太太惦记着书香的事,漫不经心地点点头。
万妈妈悄悄退了出去。
老太太听了采霜委婉地说了外头的流言,顿时气得拍着桌子:“也不问问青红皂白,就这样定了罪?七丫头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你去查清楚,是谁造的谣!”
采霜低着头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