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1 / 2)

弘昼:“既然是母妃的旧物,我会禀明皇上,全部带回王府,也算留作纪念,放下吧。”

太监本有些犹豫,但被他一瞪,便乖乖将东西都放下了。

得了包袱,弘昼却没急着走,他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抚摸着屋中一桌一椅,眼中充满怀念之色。

“王爷。”随他一同进宫的小童子察言观色,“要不,把其他旧物也收一收?”

“……也好。”弘昼点点头,“从前我无差一身轻,还能常常来凭吊,如今常出京办差,一走数月,身边也无额娘旧物,不若全都收拾了带走,免得每次来都生闲气。”

小童子赔笑道:“谁敢给王爷气受?”

“自然是令妃那贱人!”弘昼沉声道,“从前将皇上哄得找不着北,如今又处处奉承太后,偏偏此人花样繁多,实难收拾,不如眼不见为净!”

说到恨处,他忍不住用手捶了一下桌子,偏巧包袱就搁在桌子上,上头的结打得很松,一下子就跳落在地,里头的东西漏了出来。

放在最上头的是一封信。

弘昼一楞,低头捡起,打开一看,脸色大变。

小童子凑过来:“王爷,这是……”

弘昼迅速合上信,冷笑道:“真没想到,额娘多年来受太后欺压,却给自己留下了一道保命符!”

小童子:“保命符?”

弘昼想了想,笑着改口道:“不,是太后的催命符!”

小童子:“什么?”

将信收入袖中,弘昼飞快朝门外走去。

“王爷,王爷等等奴才。”小童子连地上的包裹都来不及收拾,一边追一边喊,“您急着去哪呀?”

弘昼目光雪冷:“养心殿!”

养心殿书斋,书桌上铺着一副《春晖图》。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此图乃礼部侍郎钱正源所献,其母守寡四十年,奉养公婆终老,将钱正源兄弟二人抚养成人,因家境贫困日夜纺纱,如今已是双目失明了。今日钱老夫人八十大寿,钱正源献上此画,求弘历为母亲题字。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弘历缓缓道,他本身就是一个孝子,自不会拒绝另外一个孝子的尽孝请求,提起笔,正要在上头落字,却听李玉一声:“和亲王到。”

弘昼快步而入,行礼道:“臣弟恭请皇上圣安。”

弘历提笔蘸墨,在《春晖图》上落了个“清”字。

“怎么半天不说话?”他头也不抬地道,“朕的事情可多着呢,没空陪你打哑谜。”

弘昼这才开口,只是声音极压抑,仿佛沉睡多年骤然醒来的火山:“皇上,臣弟收拾裕太妃遗物之时,无意中发现一封信。”

弘历又写下一个“芬”字:“什么信?”

弘昼:“一封温淑夫人临终前留下的亲笔信。”

笔尖一顿,弘历抬头看着他:“朕的乳母?”

弘昼:“是。”

弘历搁下笔:“呈上来。”

李玉上前接过信,呈给弘历,弘历正要打开,弘昼突然出声:“皇上!”

弘历望向弘昼。

与其说是询问,倒不如说是挑衅,弘昼道:“如果打开这封信,会影响您和太后的母子之情,您还会看吗?”

弘历不知他为何会说出这样的话,内心只觉此问荒谬。

“母恩似海,终身难报。世上没有任何事,会影响朕与太后之间的感情。”他一边说,一边展开了手里那封信。

映入眼帘的那行字是:

“四阿哥生母本嘉兴钱氏,钮祜禄氏杀母夺子,万望阿哥小心!”

第一百六十一章 生母何人

“皇上。”海兰察跪在地上,“奴才已按您的吩咐,查阅了皇室玉牒。”

弘历阴沉着脸坐在桌后,那副母子情深的《春晖图》,被他粗鲁的推到一边,他沉声道:“说!”

海兰察:“皇室玉牒上清楚地记载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