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1 / 2)

屋内的烛火忽然一跳。

魏璎珞忙放下针线,伸手护住烛火,免得它被外头灌进来的冷风吹灭。

烛火剧烈摇曳了一阵,好不容易稳定下来,魏璎珞叹了口气,目光不自觉的朝窗口看来,弘历急忙避开,还不忘把李玉也扯到一边,两个人壁虎一样在墙上贴了许久,直冷得李玉低头打了个喷嚏。

弘历狠狠瞪他一眼。

李玉忙双手捂嘴,无辜地看着他。

等了一会,弘历悄悄往窗内看了一眼,见魏璎珞仍在低头刺绣,松了口气。

“皇上。”李玉压低声音问,“不进去吗?”

弘历摇摇头,转身就走。

人虽走了,心却留了下来。

这一夜他翻来覆去睡不着,一闭上眼,就是她朝手心里呵气的模样,就是她瘦得尖尖的下巴,就是她手里那副观音像。

却不想,第二天,他竟又见到了这幅观音像。

在太后的宫殿里。

屋子里烧着无烟炭,纵是冬天,也温暖如春,太后将绣像捧在手里,眼中流露出毫不掩饰的喜爱:“这观音大士端庄可亲,悲天悯人,肌肤又圆融干净,褶皱衣带也十分立体,绣坊这回倒是下了功夫!”

纯贵妃微微一笑:“太后谬赞,这幅观音像是献给您的礼物,他们又怎敢不尽心呢?”

太后微笑着点头,转身叫人将绣像挂起来:“皇上,你也来看看。”

凑近之后,弘历更加确定,眼前这幅绣像就是魏璎珞做的那副,他瞥了一眼纯贵妃,见她只顾与太后说笑,半句也不提魏璎珞,鬼使神差之下,突然伸手摸了摸画像:“观音头发如此逼真,不像是绣线,难道……这是真人的发丝?”

太后看向纯贵妃:“绣娘用青丝入画了?”

纯贵妃看了一眼佛像:“汉人与满人不一样,若满人断发,是大不敬,可汉人用根根青丝入绣,更显对菩萨一番虔诚之心!这是早有的做法,叫发绣。”

弘历手指划过观音眉心一点红:“这一点,分明是血迹。”

纯贵妃垂了垂眼:“皇上,这可能只是个巧合,绣娘的血落在绣绷上,为了怕被看出来,才会化为额心一点红。”

太后感叹:“这绣娘真是心思巧妙,我还真想见一见。”

纯贵妃怎肯让魏璎珞分薄恩宠,当即笑道:“太后,绣像并非一人完成,而是整个绣坊最出色的绣女通力合作。您若要见,臣妾亲自去宣。”

太后捧着绣像,点头:“一手好绣活的绣娘,宫里比比皆是,肯这样用心却是极少数,是该好好赏赐。”

弘历看着满脸纯良的纯贵妃,神色复杂。

回到养心殿,他仍久久无法释怀,脑海里一会儿是菩萨眉心一点血,一会儿是魏璎珞一边咳嗽一边刺绣的模样,坐立不安了半晌,忽然发泄似的,一脚踢上火盆:“把这个送去延禧宫!”

李玉看他一眼:“嗻。”

“等等!”皇上喊住他:“记住,这不是朕送去的!是……”

李玉:“是内务府想弥补过失,特意送去了新炭盆,奴才明白,皇上放心!”

弘历冷哼一声。

李玉捧着火盆要出去,弘历敲了敲桌子:“再送一盏琉璃宫灯去,朕不喜欢瞎子!”

“嗻。”李玉应完,忽问他,“皇上,您既然舍不得令嫔,怎么不过去见她?”

弘历呵斥道:“住口!”

李玉立刻往自己脸上甩了一个巴掌:“奴才多嘴!”

弘历却不是生他的气,他豁然而起,负手在屋子里来回走动,颇有些咬牙切齿道:“朕不是关心她,只是不愿后宫有人受到苛待,内务府这些狗奴才,就算令嫔再不受宠,也容不得他们作践!”

李玉:“皇上放心,奴才一定重罚!”

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闹市有远亲。一见弘历回心转意,原本门可罗雀的延禧宫又重新热闹起来,太监们忙着端火盆,挂宫灯,连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