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做下,三人皆是一通的忙活。
在两日后,清河县的街头,出现了一个新的馄饨摊。
路过的人瞧见这崭新的“苏记”招子,再瞧了瞧整洁干净的摊位,张口询问,“馄饨几文一碗?”
“十文一碗,保准分量足,滋味好呢。”艾草音量大,声音亦是悦耳,“客官来一碗?”
“来一碗馄饨!”客人坐了下来。
“好嘞。”艾草应下,将苏玉锦包好的馄饨下了锅。
水开片刻后捞起,往里面放了几个河虾米,香菜末,接着从旁边罐子里头舀了一点油浇上去。
“这浇得是啥?”客人询问。
“葱油,香的很,客官尝尝就知道了。”艾草把馄饨端了上去。
客人将信将疑,先是闻了一闻,果然觉得香气扑鼻,滋味醇厚,便舀了馄饨,大口来吃。
薄皮大馅儿,汤汁浓郁,一碗下肚之后,仍有意犹未尽之感,客人想了想,又喊了一句,“再来一碗……”
第004章 二爷能来就好了
陆续有客人来吃馄饨。
“来一碗馄饨!”
“好嘞。”
“要两碗馄饨,多放点你们那个葱油……”
还未到正午,这馄饨摊便颇为热闹。
苏玉锦调制的那一小盆馄饨馅儿,在巳时初时出的摊儿,在未时末时便卖了个干干净净。
收摊回去后,主仆三个人关了院子门,凑在一块数钱。
馄饨十文钱一碗的单价,今日一共卖了七十余碗出去,一共得了七百四十文钱,净赚四百多文钱。
“这一日便赚四百多文钱,一个月三十日,那得赚……”
艾草算数不太精通,掰起了手指头来算。
“一个月能赚十二两银子呢!”柳妈妈接了话过来,满脸都是笑。
阿弥陀佛,一个月能赚十二两银子那,这还怕日子不好过吗?
“柳妈妈去钱记买只神仙鸡,再买些卤素菜回来。”
头天开张,又赚了许多的钱,也惦记着柳妈妈和艾草二人今日也是累的够呛,苏玉锦出手颇为大方,“再买些肉沫饼回来,艾草胃口大,多给她买上一个,柳妈妈你喜欢吃腐竹,也多买上一些。”
“谢谢姑娘。”
柳妈妈拿了钱,欢欢喜喜地去钱记。
艾草亦是满面笑容地去收拾那些收回来的碗勺,又在灶上煮了晚上要喝的粥。
煮的时候,加了几个去了核的红枣进去。
馄饨摊的生意,因为赚钱而持续经营。
苏玉锦,柳妈妈和艾草三个每日忙碌,这馄饨摊也因为价格公道,分量足,滋味好而日益热闹。
已是有人专门从县城东边赶到县城西边的这里,为的就是吃两碗馄饨。
不过生意好归好的,这馄饨摊每日的净收益,大约浮动在五六百文上下。
究其原因,是因为卖馄饨着实是个力气活,这样的劳动量处于刚刚好的程度,若是再多一些的话,只怕会觉得累。
眼下的银子也足够温饱,且真要实现财富自由,拼死拼活忙活馄饨摊儿也是不成的,还得想旁的法子。
苏玉锦看的透彻,也把控得住这个度。
日子一天天的过,等到四月中旬,暖和中带了些许热时,馄饨摊上多了一样吃食炸酱面。
筋道爽口的面条,煮熟后过一道冷水,放上新鲜长出来的黄瓜刨成的丝,放些煮熟的青豆,再浇上一勺五花肉、鸡蛋配上黄豆酱炒出来的,滋味浓郁的肉酱,自己这么一拌……
每一根面条肉沾满了肉酱,入口的时候,都只觉得喷香无比,后味十足。
一时之间,这苏记摊上,馄饨和炸酱面的销售量大有平分春色之意。
等到四月底时,除去日常的饮食及各种开销,苏玉锦的妆奁中,多了十两银子。
摸着有些分量的银子,苏玉锦心中怅然。
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