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2 / 3)

动走动,多接触接触。你就是那珍珠,也得等那蛤蜊把壳打开,才能有人看见。整日里板着个脸,谁愿意看?”

林氏苦口婆心地说了半晌,刘力还是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这下,林氏也火了:“呵,你拿这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死样子给谁看?我在这儿说得口干舌燥,你连言语都没一声。我可告诉你,你现下嘴这么硬,若是以后干出那秃露反帐的事,有的你遭罪。”说完,也没等刘力开口,转身出去了。

“咣当”一声,门被推到墙上,又弹了回来,在那儿吱吱呀呀响个不停。外头的风趁机钻进屋里,将外头的树叶一并卷了进来。

这几日,秦家的生意越来越好,回头客也越来越多。秦雅更是发现了,喜吃辣的人也不少。她琢磨着要不要再定个陶炉,专做红油串串。可又担心关外冷得早,这串串卖不了几日。毕竟寒冬腊月的,谁愿意坐外头吃串串?看来还得换个吃食。

秦家的摊子摆了二十几天后,大豆和水稻就该收了。秦大川前一日和客人说自家要收庄稼,得停几日再来。等再开张时,摊子上还要上新吃食。

那熟客一听,本有些埋怨,现在有新吃食勾着,也就不再抱怨。

三人忙了三天,才把大豆和水稻给收回家里,就连学堂也给放了几日农忙假。天冬就也跟着下地,帮着捡拾稻穗和豆粒。

等稻子和豆子都收好,送进仓屋,已是五日之后了。这中间,孙大成又来取了几回吃食,想来他那生意做得应是不错。虽然人瞧着黑瘦黑瘦的,但是精神头却越来越足,那眼睛也越来越亮,再不是早前灰蒙蒙一团了。

秦大川瞧着好友越来越好,自是为他高兴。这么好的孩子,他爹娘咋就能听着他奶的撺掇,处处瞧不上呢。唉,他爹娘俩人都不知让人该说些啥,对老人的孝顺那是印在了骨子里一般,不管真假好歹,总是顺从。

先前孙老汉在时还好,总还能拦着一些。现在只剩下孙老太太,可不整日里搅风搅雨,弄得整个家都不安生。别看人是搬走了,可几日里总有一日要把人喊去,哩哩啦啦说上一顿。也怪不得孙大成宁愿下乡卖货,也不愿搁家里。

这日,秦家人坐一起商量摊子的事。眼瞧着再有一月,这天就得彻底冷下来。得另琢磨些热乎吃食。秦雅想起,可以做点咖喱粉,卖咖喱饭和黄焖鸡。

听秦雅说要做咖喱粉,还要用到这个那个调料,几人听得是迷迷瞪瞪。见了众人这样子,秦雅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她心里盘算了下咖喱粉要用到的调料,家里现下还不全,就先让秦大川去县上买去。等买回来她给做上一顿,自是知道究竟。

调料买回来,放锅里干炒,直至炒出香味。然后磨成粉,按比例调到一起。家里自然是没有肉的,只能做个咖喱蔬菜。

胡萝卜、圆葱、豆角、豌豆、黄瓜,除了绿叶菜,能切块的蔬菜都可以加进去。因是头次做,秦雅只放了胡萝卜、圆葱和香菇。秋日里正是采菌菇的时候,陈氏前些日子和黄嫂子一起上山采了不少蘑菇、木耳回来,都摆在簸箕里晾干。

做好的咖喱一出锅,光是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尝上一口,口感微辣,汤汁浓郁,胡萝卜香甜软糯,香菇鲜香可口,不用吃肉也能吃上一大碗饭。

几人一致同意做这咖喱饭,至于黄焖鸡,听着就好吃,试都不用试的。家里那几只鸡还留着下蛋,自是没法做菜。不过村里养鸡的人家不少,平日里也会拎上几只去县上、镇上卖掉。

因不知生意如何,秦家只买了一只鸡,又去上甸子村买了些豆干、豆皮,地里白菜砍一棵,黄焖鸡的原料算是备齐了。

几日没摆摊,看着菜市竟有些生疏之感,两旁的摊主不时向两人打招呼,尤以卖饼子和包子的摊主最为热情。秦雅面上虽也带笑,心下却想,若待会知道自家这回卖的是饭,也不知这两家还不会这样热情。倒不是她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本是利益连起来的交情,又能维持多久呢?

日近午时,做工的人陆陆续续过来吃饭。有那熟客眼尖,一眼瞅见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