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2 / 3)

草拔掉,等再高点,苗苗就得被草盖住了。

俗话说,冷天不冻下力汉,黄土不亏勤劳人。土地最是实诚不过,你下多大的力,到秋天它就给你多少粮。这种菜也是如此,从种下开始,就得该浇水浇水,该松土松土,该施肥施肥。

当下这草还小,拔起来也快,只陈氏担心土里头还有草籽没长出来,就让秦大川又把地垄沟给刨了一遍。

闲下来喝水的功夫,陈氏又惦记起那块荒地来,问闺女育苗前要不要准备准备。

秦雅歪头想了一会,说还得犁地,而且还得犁好几次,最后还得引水灌溉。正好今天三人都有空,干脆坐车去看看,心里也有个数。

秦家人出门没一会,黄嫂子领着个年轻人上秦家来。敲了门,半天没人应门。俩人又都回去了。

从村里到荒地约莫一炷香时间就到了,和田地相比,这儿确实是太荒了。田地总是时不时有人过去看看,许是这儿的地还没什么人种,这片地里只有秦家三人。

三人在地里转了转,又上小溪边看了看,最后商量了一下,都同意先犁地,再挖水沟。

等进院准备做饭时,门响了。开门一看,原来是黄嫂子,后头跟着个年轻人,估摸着不是本村的,陈氏一点印象都没有。

“婶子,这是我娘家堂兄弟,前几天说过。刚才我俩来过一趟,家里没人,就赶这时候过来了。”

“那赶紧进屋说吧,别站这儿了。”

其实,这做豆干还真没啥方法,只要多试几次,就能做出薄厚均匀的豆干。有了豆干,那就再做点干豆腐呗。原理其实也差不多,就是干豆腐更薄更大。但这肯定难不倒这老做豆腐的人。

待把该说的都说清了,黄嫂子领着人回去了。临走前人还说,等豆干、干豆腐做好了就拿过来尝尝,看是不是秦雅说的那样。由此可见,这人还是个办事谨慎仔细的。

“姐,张广学他娘今天让我问问你,那丸子是咋炸的?”吃过饭,天冬找到秦雅说。

“那下晌咱俩去一趟,反正也不远,就别跑来跑去的了。”秦雅琢磨着,人家可能顾虑着两家没啥来往,不好贸然上门。那就她去呗。

村长家在东头,走着过去也就一刻钟。一路走来,各家几乎都是篱笆院子,只有村长家是用石头砌起来的院墙。院里不时传来几声狗叫,村里养狗的人家可没几户,大多数人家有了粮食也都是紧着人那张嘴,可没有闲粮给狗吃。

等进了院,才看见人家竟还养了花。那花一盆盆的,就摆在窗台上。院里还有棵桃树,桃树下有张石桌,张广学正坐在树下玩。

“天冬,快来快来。我刚才和我爹玩来着。可他玩不过我,就耍赖皮。你来和我玩。”张广学说着就上前拉了天冬过去。

被自家儿子说赖皮,张田也有点不好意思,他挠挠头,冲儿子挥挥拳头。可还没等这手落下,就被自个媳妇一把摁住了。

“挺大个人,玩不过就玩不过,还耍赖。瞧把你能的。妹子,咱快进屋。”张田媳妇招呼着秦雅进屋,又转头嘱咐张田:“他爹,那驴棚子里的粪该清了,赶紧去收拾收拾。”

这一家子还挺有意思,秦雅心里暗道,怪不得人家日子过得好,整天和和乐乐的,力再往一处使,那家境还有好不起来的?

“嫂子,这丸子也没啥特殊的,就是往里加了点馒头渣子。”

“啥?馒头?妹子呀,你这脑袋瓜是咋想的?这谁能想到丸子里还能放馒头呢?怪不得你做的那吃食,人家点心铺就能看上。”张田媳妇也姓秦,人都叫她秦氏。

“嫂子你这话可就太抬举我了。我那也是闲着没事瞎琢磨,平时也就好做个吃食。再说了,我家人口少,平时活也不多。”

“这话说的,这乡下妇人哪个不天天做饭,也没见谁能靠这做饭赚钱。说起来还是你自己有本事。”秦氏倒不是那虚头巴脑之人,别看自家日子过得好,背地里也有不少摩擦。也就是她公爹是村长,压得住,才没闹大。话又说回来,过日子哪有舌头不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