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1 / 3)

秦雅想了想,上炕把那大靠垫给拿下来,拎着去看她爹。

秦百福正倚在一团被子上,只那被子有点软,有点靠不住。秦雅赶紧把靠垫给塞到他腰下,把他扶正了。

“爹,那荒地是得开,可也没这么拼命的。现在闪着腰不是你自己遭罪吗?等春天了,咱们一起整。再说了,那荒地也没剩下多少了。”

秦百福没言语,他原本想着自己先把那草和树枝子整出来,等春天就省劲了。这人一上了岁数,手和脚就都不是自己的了,干活都不敢劲使大了,就怕抻着闪着的,就差供起来了。

见她爹没说话,脸耷拉着,看着老大不高兴,心里知道他也是想多干点,等大川回来就能少干点。唉,嘴硬的人就是这样,活不少干,说不定还得落埋怨。

“爹,你想吃点啥?我待会给你做去。我买肉了。要不中午炖肉?”

“啥都行。你少买点肉,省点花。那钱是那么好挣的?”秦百福的脸色这才好看了点,心说这闺女是没白养,还知道给他做肉吃。

把肉炖上,秦雅就和陈氏一起挑豆子,先挑大豆,把那破了的豆子都给挑出去,剩下好豆子就可以生豆芽了。那不好的豆子攒到一起,到时候给驴儿吃。

接着,俩人又开始挑红小豆,这豆子是要烀豆馅的,若有坏了的掺进去,那豆包就没法吃了。红小豆个小,颜色还深,挑到最后,俩人都快挑花了眼。挑了半下午,俩人才把豆子挑好,又用水洗了几遍,最后泡到大盆子里,预备第二天烀豆馅。

有了去年的经验,陈氏和秦雅今年做起豆包来熟门熟路,从包到蒸,两人足足忙了一大天。这还是秦家人少,像那人多的人家,得包上两天。

不止秦家,这几天村里都在包豆包。各家各户的烟囱从早到晚都在冒烟,那炕都给烧得烙屁股,炕头简直都要没法睡人了。

赶到第三天头上,秦雅去了作坊一趟,找韩大妮商量做零嘴的事,回去的时候又去找了枣花一趟。她这趟回来,还带回来一种花。这种干花是她早前让商队回南边的时候给寻摸的,据说泡了水就能上色。

下午,陈氏娘俩和枣花一起用这干花试着做了点饽饽,发现这个色蒸熟了之后有点发蓝,又有点发紫,放到祝寿的饽饽上想是不行,倒可以做其他饽饽上的装饰。

天还没黑透的时候,村里出去服徭役的人陆陆续续都回来了,秦大川是和孙大成一起回来的。

只一个月没见,秦雅就觉得这人看着竟长大了不少,许是独身一人在外真能锻炼人,秦大川这回回来,说话做事竟有了大改变,再不是笑嘻嘻的没个正行。

就连刘力来接媳妇的时候,也察觉出来了。路上他还念叨着:“往常也没见他少干活,咋出去干活就能有这样大的变化?”

秦雅心想,恐怕不是干活让他改变了,而是独身一人在外,不管遇着啥事都要自己处理,可不像是在家里,啥都有人跟着出主意。不都说经一事长一智嘛。

“他这岁数,是该独当一面了。总不能啥都靠家里头。再过两年就该说媳妇了,不立起来咋撑起一个家?”

刘力品品媳妇这话,问道:“那你觉得我咋样?”

97. 第 97 章 瑞雪兆丰年

秦雅寻思亲都成了, 还在这儿问啥?她瞅瞅刘力,又瞅瞅赶车的,悄咪咪往他身边靠了靠, 两手罩住嘴巴, 趴到男人耳边小声说:“不告诉你。”

刘力本屏气凝神地等着媳妇回答, 就见媳妇忽然靠了过来, 他心里这个得意,媳妇这是要说悄悄话了, 看来是要夸他了。瞅瞅, 瞅瞅,还怕人听见不好意思, 特意趴到耳朵边了。他现在算是明白话本子里说的吐气如兰是啥意思了, 那就是他媳妇这样的。一股热气扑到他脸上, 湿润润的, 不止把他的耳朵弄得痒痒的,他的心也像被猫挠了似的,咋也安生不下来。

他用力扯扯快咧到耳朵边上的嘴角,装作不在意的样子, 把身子也往媳妇那边靠了靠, 就听见他媳妇说了四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