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哈哈笑了两声,说:“你都看出来了?真是聪明!”
“放心吧,我注意着呢,肯定不给你添乱。”
罗裳怎么可能看不出来呢?崔凤山开的那些药方都有记录,她有时会看。崔凤山平时跟她聊天时,也会露出一些口风,所以罗裳大概清楚他心里是什么想法。
从专业方面来说,崔凤山是个理想主义者。他很向往古代一些大医的境界,期望自己也能像那些大医一样,能以最少的药在最短的时间内治好患者的病。
他在罗裳这儿就是这么做的,他开出的药方都比较精炼。
能不用的药他尽量不用,走的是药少力专的路子,患者花不了多少钱,效果却很好。普通的疾病往往三五天就有较大好转,有时候甚至能达到覆杯而愈的效果。
他这么做,其实是在不断地测试他的水平到底能达到什么程度。
但他这么做,赚到的医药费肯定会比较少。像崔三叔这样的人,是不能允许崔凤山在自家诊所这么造作的。
崔家家大业大的,底蕴确实比较深。可也有许多人要养,家里人都指着医馆吃饭呢。崔三叔有崔三叔的立场,所以他肯定想让崔凤山适当多开点药。
一来二去,崔三叔肯定要跟崔凤山唠叨,就算管不了崔凤山,也够他烦的了。
可崔凤山在罗裳这儿是自由的,他愿意怎么开药就怎么开,只要不胡来,罗裳不会管他。
所以,每次罗裳找他来帮忙替班,他都很积极。要不是罗裳主动提出给他钱,他都愿意自掏腰包来上这个班。
罗裳接着说道:“你知道就好,明天下午我得去一趟长荣医院,你要是忙得过来,就来替我半天。今天下班能过来吗?我有点事要跟你当面谈谈。”
“是工作上的事。”罗裳又补充了一句。
“行了,知道你有对象。跟我除了工作上的事还能聊啥?你还特意解释一下,要我说就是多余。”崔凤山说。
他答应得倒是痛快,但也没忘了挤兑罗裳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