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1 / 2)

盒子里装的是一根人参,罗裳只看了看,就看出这根人参时间不短了。

“这得有二百来年了吧?”钱一多揪下一小截参须尝了尝。

“差不多吧。”另一位国手本来就是用药大家,倒是不用尝,看一看摸一摸就看出来了。

“也还凑和吧,现在五百年的人参在市面上都见不到了,也就一些医学世家和大家族里有收藏。二百年的也算稀罕物,这个礼还过得去。”

钱一多说完这些,又告诉罗裳:“以后去了京市,多跟他要几件好东西,别跟他客气。”

别人不清楚这种人参的价值,罗裳怎么可能不清楚?她连忙向孟老道谢。

孟老却说:“机会都是自己创造出来的,也不用谢我,这是你应得的。这几年我可以庇护庇护你,日后说不得还得仰仗你呢。”

“孟老说笑了,您有好几个徒弟,真有事也不一定能轮上我。不过我要是能办,我一定尽力就是。”

罗裳这么说,既表达了自己的谦虚,也算是给了孟老一个承诺。

“行,有你这句话,也不枉我下这个决定。”孟老说。

“今天有点晚了,你先回去。回头我把这事跟你几位师兄说一下,老二跟你一个省,他在省会。哪天他有空,我让他来见见你。”

罗裳连忙道:“要不,还是我去见他吧?”

孟老想了下,才道:“谁见谁这事,你要是不介意的话,就等我联系上他再谈吧。”

考虑到二弟子在省里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孟老就想着,让罗裳去省会找他,也不是不行。这样可以去他所在的医院看看,搞不好还能多认识点人。

说定此事,几个人也就没再多留,钱一多和另一位国手家里都有电话,两人给罗裳也留了电话,还让她有空去家里玩。

离开四院后,已经挺晚了,罗裳这次没回山河路,反倒先骑车回了家。

公交车她挤过几次,就有点怕了。现在能骑车她还是会尽量骑车。

回家后她本来想把韩沉的事跟家里人说一说的,按她的想法,家里人应该不会反对这事。罗爸罗妈对未来女婿要求也不算很高,长相过得去,家庭成员和睦,有稳定工作,对女儿也好,这就成了。这些条件,韩沉都是够的。

但她到家时,门上竟然挂着锁,家里一个人都没有。

平时这个点,罗妈都已经回来了。罗裳开门进去,在屋里转了一圈,就看到了压在茶盘下边的半张纸条,看字迹,是罗妈留下的。

她只上过小学三年级,常用字会写,笔画多一点的就不行了,所以短短一封信,里边还有好几个用画代替的字。

她的字写得歪歪扭扭的,好像一帮喝醉酒的人在排排站。只能看出来是什么字,至于美感,是完全不存在的。

“都没回来?”

看完信,罗裳才知道,她爸要去外地工厂帮忙调试机器,她妈今天倒是能回家,但她们单位上级部门要来检查工作,单位上下要大扫除,得忙到很晚才能回来。

罗裳不仅感叹,到什么时候上级领导要下来检查工作,对于下属来说都是麻烦事。

至于她哥,她连问都不用问,十有八/九还在忙着搞他那个大型玉雕设计图呢。听他那意思,好像要设计一个以龙为主题的项目。

罗裳这两天挺累,更主要的是精神上的累。她连饭都不想吃,简单洗漱了一番,就倒在床上提早睡了。

她妈什么时候回来的她也不知道,她只知道自己睡到半夜时被饿醒,这时外面天早就黑透了,罗裳就着水啃了点饼干,就重新躺了回去。

等她再次见到罗妈时,已是次日清早。俩人都急着上班,罗裳就直接骑车去了山河路。

她跟崔凤山约好了,要先去崔记看看那个得了躁狂证的孕妇。所以罗裳先到了山河路,跟方远说了下打柜子的事,就又去了崔家医馆。

那个孕妇的情况确实要复杂一些,但罗裳和崔凤山商量一番,也顺利地定下了方案。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