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出来的子弟,他们都是特别优秀的,人品特别好,文化特别高。

第二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下面讲到一个叫顾虎头的人,就是中国美术史上第一个留下名字的画家顾恺之。他有一张最重要的画《女史箴图》,藏在大英博物馆,是当年乾隆皇帝的镇宫之宝。英国兵看到这个画卷是皇宫里面最珍贵的收藏,两边的轴是翡翠,就把它带到了伦敦。据说当时他们把翡翠拆下来,却把画丢了,后被一个汉学家发现收藏。顾恺之另外一幅非常重要的画作是《洛神赋》,表现曹植跟嫂嫂甄妃的一段故事。现在全世界有四十五种不同的《洛神赋》摹本,可原件已经不见了。人说顾恺之是“画绝”、“才绝”、“痴绝”,就是说他画得极好,才华极高,而且是情痴情种。当生命里出现一个自己所爱好的东西,你会完全忘掉了所有现实的利益而专注于那个东西,这叫做痴。很多科学家和艺术家的成功都因为有这个痴,感情上也是如此。

《红楼梦》作者列出来的人物都是活出真性情的人物。也许在古代社会里,一个画画的人,其实就是奇优名倡,根本没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可是他完成了自己。所以在封建时代,在清朝乾隆年间,这个作者竟然为所有这些社会地位不高的人物正名,说出了他们生命中最有价值的东西。《红楼梦》很明显地为所有想活出自己的人树立了榜样。这些人也许很辛苦,可是他们都活出了自己的生命极限。

关于亡国之君

接下来列出来陈后主、唐明皇、宋徽宗三个皇帝,他们都是亡国皇帝。陈后主当皇帝,国将亡时,他还觉得与己无关,在宫廷里做一朵朵金色莲花,让女孩子在莲花上跳舞。

历史从来不会认为这些人是仁人君子,可我有时感觉很矛盾。比如宋徽宗,他是亡国之君,但其实他很无奈。本来轮不到他做皇帝的,但是他前面那些人都死了,就剩他了,他只得做了皇帝。每次我读他的传记,都觉得宋徽宗去做皇帝是一件荒谬的事情。他长得极美,画得极好,书法也极好,完全是一个艺术家的个性,可惜被放错了位置。这到底是他的错,还是皇室制度的错呢?我常讲,没有宋徽宗,就没有台北的故宫博物院,宋徽宗可以说是第一任的故宫博物院院长。他是第一个把所有皇家的收藏编出目录、盖章,整理成一套东西,然后传给后代的皇帝。他在文化上的贡献是非常惊人的。他的博物馆意识诞生在一千年前,而卢浮宫和大英博物馆的出现都是在十八世纪初期。宋徽宗很早就有了艺术收藏的观念,还把艺术引进翰林院,鼓励绘画。宋徽宗不是大仁,也不是大恶,可是因为亡国,他在政治上是被批判的,连带他的艺术也受到批判。我小时候看到瘦金体很着迷,觉得那个字真漂亮,我就写,可是我父亲死也不让我写瘦金体,他说那是亡国的字。

唐明皇是一个更明显的例子。开元之治发生在唐明皇统治前期,可以说,能够把一个国家治理到如此繁荣的皇帝历史上没有几个。在五十岁以前他是一个勤于政事、努力工作、把国家带到历史上最好状态的皇帝。五十岁时,唐明皇也许忽然怀疑自己这一辈子在干什么,看到十六岁美女杨玉环时,他几乎疯了,谈了一场惊人的恋爱。白居易写《长恨歌》,说唐明皇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情痴情种。他会在“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讲出“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话。我们今天很难想象一个总统会讲这样的话,可是在《长恨歌》里,你忽然发现这个帝王的心灵深处,有这么大的一个深情渴望。这刚好是曹雪芹想要讲的,欲望忽然跑出来,他是自己颠覆了自己原来的角色,去扮演另外一个角色。可是因为这场恋爱,他把国家都整垮了。我们很难原谅他,因为战争使很多人妻离子散。可是你又会觉得他真倒霉,竟然不能自由地恋爱一场,只因为他是皇帝。他们留下的东西是复杂的。作者有意把这些人列出来,让我们认识到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看一个人。

第二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颠覆体制的英雄

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