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面所有人的名字,都常有作者隐在里面的一些暗示。譬如一个丫头出来,这个丫头看到了一个男的,觉得长得不错,就回头看他。这个男的后来做了大官,想念这个丫头,念念不忘她曾经回头看过自己,就找到那个丫头,娶她做妾了。做妾以后第一年就生了一个男孩子,在家里地位立刻提高,第二年原配死掉,她被扶正,一生的命运都改变了,从一个低卑的丫头,忽然间变成一个大官的夫人,她的名字叫“娇杏”,娇滴滴的娇,杏花的杏,谐音就是“侥幸”。
神话情缘
作者在第一回借着甄士隐这个角色连接了一个神话故事,也同时把读者带回现实。《红楼梦》一直游离于现实和超现实之间。我们通常会把文学分成写实主义的作品或者超现实的作品。《红楼梦》一直交错两者,有的时候它在讲神话,有时候又忽然回到人世间,神话的部分给人感觉很像心理的描述。
第一回中,甄士隐在做梦,“梦至一处,不知是何地。忽见那厢来了一僧一道。”一僧一道又来了!一僧一道似乎永远是性灵里的一些提醒。人做梦是因为在现实里逃避掉真实之后,会面对性灵里的真实,所以一僧一道就来了。
一僧一道是要了结一段“风流公案”。“这一干风流冤家,尚未投胎入世。趁此机会,就将此蠢物夹带于中,使他去经历。”“风流冤家”,讲的就是宝玉、黛玉,“蠢物”指的是这块顽石,也就是宝玉。
和尚笑着说:“此事说来好笑,竟是千古未闻的罕事。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三生石畔”讲的是,唐代僧人圆泽去世的时候依依不舍地对朋友李源说,二十年后杭州西湖边见。李源不懂他的话,觉得很难过。二十年后,他到杭州西湖做官,忽然看到一个大概二十岁的牧童,骑在牛上唱着“三生石畔旧精魂”。他忽然就想到,圆泽临终跟他讲的那一句话。所以我们讲“三生石”是相信生命不只是我们目前所知道的这个缘分,生我之前谁是我,死我之后我是谁。这种缘分轮转的因果是《红楼梦》的主题。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黛玉还泪
“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瑛,指的是一种玉。作者常常用到“红”,跟红颜色有关。贾宝玉住在“怡红院”,曹雪芹住的地方叫做“悼红轩”,评这本书的人是“脂砚斋”,都是讲红。“红”是有重要的隐喻的。“赤瑕宫”的赤瑕,又是红色,红色的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绛’又是红)始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很难解释“离恨天”讲的是什么。感觉到“离恨”这两个字好像在说人心里面的郁结,一种无法完全释怀的东西。“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蜜青果、灌愁海,这样的字容易出现在十二三岁青少年的日记里,是很青春的忧郁。
“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在五内便郁结成一段缠绵不舒之意。”这是很特别的解释,别人对你有过好处,这个好处没有还报,五脏六腑,内心里面就郁结着一个化不开的东西。这是人与人之间无法解释的一种情感。比如在路上,在同事、同学中,你忽然被什么吸引住了,你的生命因为它而快乐或者不快乐。大概这就是作者要讲的那个“五内便郁结成一段缠绵不舒之意”,这个“缠绵”是讲牵连、拉都拉不断的一些东西。
“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想要到人间“造历幻缘”走一遭,去经历一下所有像梦幻一样的缘分。
“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非常有趣,下凡的时候,好像要去看病,去挂一个号。用很世俗的方法讲神话。下凡的人很多,需要登记、签证,才能下凡。
警幻是一个仙姑,常常出现,她永远要告诉你,你就是要经历人世间所有的爱恨,最后你才能够知道一切都是空的。她把你推入红尘,不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