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连续剧,人物角色年龄也被加大,比如王熙凤,有时候是四十几岁的演员演。小说里面,王熙凤开始大概十七岁左右,林黛玉进贾府时应该是十二岁左右,贾宝玉大黛玉一岁,宝钗又大一点,他们在小说里都是十五岁上下的青少年。
所以,我第一个要讲的就是《红楼梦》中人物的年龄问题。他们全部是少年。想想看,我们家里十二岁的女孩子、十三岁的男孩子,他们在做什么事?他们就是《红楼梦》里面的林黛玉和贾宝玉。如果超过十五岁,他大概就不会这么呆了,像黛玉,整天没事在那边哭,无缘无故地就生气了,计较宝玉对别人好,嫌对她不够好,这就是少女情怀,小女孩情态。所以,读《红楼梦》,首先要做的事情是把人物还原到青少年。
秘密的青春王国
大观园里,薛宝钗大概十三岁半,比贾宝玉大一点点,贾宝玉十三岁,林黛玉十二岁,史湘云大概也十二岁左右。更小的是惜春,小说开始时她大概只有八九岁。就是这样一群小男孩、小女孩住在大观园里。所以我觉得,大观园是一个青春王国。
在传统的封建社会里,人是没有“青春”可言的。古代人没有像西方那样有一个叫做“青春”的东西,希腊文化一开始就歌颂“青春”。我们小时候读的唐诗宋词,被大人逼着背诵的《古文观止》、《朱子治家格言》,都充满了中年以后的沧桑感,“沧桑”不是“青春”。什么是“青春”?青春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它有一种浪漫,刚刚发育,生理起了变化,对生死爱恨懵懵懂懂,充满梦幻、忧伤、不确定,充满性的欲望和爱的渴望,也开始尝到人生的失落与幻灭之苦。
这个年龄,是应该读《罗密欧与朱丽叶》,应该读《牡丹亭》的。可是大人觉得可以读《三国演义》,不要读《红楼梦》。《三国演义》完全是搞政治的权谋,其中的心机跟谋略,比现在搞政治的人还要厉害。十二三岁读这样东西,会造就什么样的人生?《西游记》是好读的,《西游记》里面有很多超现实、好玩的东西。《水浒传》呢,读了之后你最崇拜的大概就是混帮派的黑道。每一本小说都有它的偶像性,青少年男孩读了《水浒传》,他心目里面的偶像就是喝醉了酒可以把柳树连根拔起、醉打山门的鲁智深,或者是夜奔梁山的林冲,都是帮派大哥的角色。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三国》、《西游》、《水浒》都好,但是缺少一个东西,就是《红楼梦》的“青春之歌”。对于刚刚发育,生理上正在变化,对性别刚有认识的青春时代,我们的文化传统始终没有深刻了解过、包容过、鼓励过。
读过《红楼梦》的人都会记得,有一次贾宝玉躲在花树下读《西厢记》。林黛玉来了,就吓唬贾宝玉说我去跟舅舅(贾宝玉的爸爸贾政)讲,看不把你打死。《西厢记》是他们那个时代的“禁书”。明明是禁书,家里却有,青少年就偷着看。《西厢记》里张生为了恋爱就跳墙去私会情人,正是“青春”对“禁忌”的叛逆。年轻人的青春王国里,对情欲和性已经开始懂了。就像今天,小孩子在网络世界看到什么东西,父母和老师都不知道。这个部分其实就是刚才提到的《红楼梦》里面私密的青春,它是非常迷人的。
我们很少看到传统文化中有对青春的描述,青少年的爱恨纠缠,包括性,《红楼梦》写得这么真实。《红楼梦》第五回,可以看到对贾宝玉的第一次性的描绘,我们现在的小说和文学里都没有这么真实。我们学校的课程里都回避了这个问题,而《红楼梦》几乎都谈到了。我有一个很大的愿望,希望《红楼梦》能在年轻人的世界里重新活过来。
《红楼梦》的结局
《红楼梦》夹杂了古典的诗词歌赋一类的文体,年轻的朋友刚接触,会觉得有隔阂。我曾推荐大一的学生读《红楼梦》。学生是认真的,回去就读,下一堂课就问我,老师,你可不可以介绍一本白话本的《红楼梦》?我第一次听到这个问题吓了一跳,原来年轻人觉得《红楼梦》不是白话!事实上,《红楼梦》是最好的白话文学。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