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玉窈局促不安地撇开了目光,眼神却如同被磁铁吸引般,紧紧地黏在了辛夷子固的身上。

辛夷子固内心的怜悯之情愈发浓郁,他满怀保护之意地将江玉窈挡在身后,语气坚定而深情:“江老夫人,你之所以对江颂宜的欺凌视而不见,原来是出于对玉窈身份的轻视。然而,即便侯府血脉对你们至关重要,我对玉窈的珍视却毫不动摇。母妃,是我不顾一切,为玉窈隐瞒了她的真实身份。”

辛夷子固将所有的责任都揽在了自己肩上,毫无保留地承担了下来。

杨贵妃此刻已看得清清楚楚,江玉窈自始至终都在企图混淆视听,侵占原本不属于她的婚约,她从未透露过自己的真实身世。而她的儿子,却还在盲目地为她遮掩。

杨贵妃心中愤怒至极,若非场合正式,群臣及家眷云集,她几乎要忍不住赏给儿子几个耳光。

站在一旁的江颂宜目睹这一切,不禁感慨万分:【辛夷子固这颗狗吃了都嫌的“恋爱脑”算是彻底暴露了。不过师父说得没错,就让他们去尽情享受那份甜蜜,何必担起治国重任,让无辜百姓陪葬?天下人的生命同样珍贵!】

江鼎廉和江老夫人虽然对“恋爱脑”的概念不甚了了,但他们对江颂宜的感慨深表认同。

四皇子确实缺乏承担国家重任的能力。

然而,皇上对他的期望却是无比的高远。

此时,皇上仍然笑容满面,赞不绝口:“好,我的儿子真是英勇无畏、有担当!”

皇上对自己的儿子总是带着宽容和宠溺的目光,无论何时都能发现他的优点。

与杨贵妃的期望不同,皇上并不希望四皇子娶一个家世显赫的正妃来助他夺嫡,而是希望他能找到一个真正懂得爱与责任的伴侣。

但皇帝心中,自然不愿目睹自己的子嗣整日觊觎那把龙椅。他可以将皇位传给他们,但那必须是在他撒手人寰之后,他主动赋予,他们方能接受。

因此,皇帝对辛夷子固选择迎娶心爱之人,而非出于权势而娶豪门千金,感到由衷的慰藉。至少这意味着,这位皇子并未觊觎皇位,不盼他早日驾崩。

听到父皇的赞誉,辛夷子固终于放下心来,他挺直腰板,更加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第73章 赐侧妃

杨贵妃察觉到其他后宫佳丽投来的目光中满含讥讽,她轻轻拉了拉皇帝的龙袍袖,嗔怪道:“皇上!您对子固的宠爱实在太过分了!我并非执意要拆散他与玉窈,只是,玉窈的母亲廖氏如今身陷囹圄,不久便将受到惩处,她将背上罪犯的污名。堂堂四皇子的正妃,怎能是囚犯之女呢?”

此言一出,皇帝也觉得似乎有些道理,“虽然江二小姐寄养在侯府,但这血脉相连,难以割裂,难免会招致非议。然而,婚事的纳吉已毕,庚帖已交换,不宜轻易取消。”

杨贵妃进而建议:“不如让江玉窈屈就为侧妃,这样既符合礼数,又能保全他们的情意。”

江玉窈自幼生活在尊贵的侯府,一直坚信自己将成为皇子的正妃,未来更是有望母仪天下。此刻,听到杨贵妃提出让她屈居侧室,她内心的抗拒之情溢于言表。

侧妃,即便是好听的说法,终究不过是妾室!

即便她并非真正的永定侯府嫡女,但她的真实身份也是护国公府的千金!

辛夷子固自然洞察到江玉窈的犹豫不决,他如何舍得让心爱的人承受这样的委屈,“母妃……”,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坚定与柔情,不愿让这段美好的爱情蒙上阴影。

然而,杨贵妃眼中蕴含着愤怒的火焰,只需一瞥,便如冰霜般扫过在场众人,语气冷冽:“子固,江玉窈虽出身微末,其母廖氏曾身陷囹圄,若论身份,她能成为你的侧妃已是荣幸之至。本宫之所以首肯,全然是看在永定侯府的份上。”

辛夷子固面对母妃的威严,只得低头应允,声音略显颤抖:“是,母妃教诲极是。然而儿臣有一事相求,即便玉窈无法荣升正妃之位,儿臣亦绝不肯迎娶江颂宜那等粗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