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玉窈泪水涟涟,声音哽咽,“一切的错误都在我。正如卿墨表姐所说,是我贪心不足,明明已经沐浴在哥哥们宠爱下多年,却依旧无法放下那份执着。我应该离去,将所有的宠爱归还给颂宜姐姐。”
江锦昭内心深处依旧对这个妹妹怀有深厚的宠爱,难以割裂那份长久的兄妹情谊,“玉窈,这不应该是你的过错。”
“是我的过错。”
他眉头紧蹙,眼神转向江颂宜,感叹女人心思的细腻与复杂。
他对江颂宜解释道:“并非我不愿意带你去夏苗,只要你愿意提出,我立刻就会答应。”
“呵。”江颂宜显然并不相信他的话。
【在上辈子,我曾无数次开口请求,甚至苦苦哀求你,但你始终未曾带我前往。直到母亲强迫你,你才不情不愿地陪同我去。而在那些同窗面前,你总是只提及江玉窈,仿佛我根本就不是你的妹妹。】
江锦昭:绝不可能!这其中必有误解!
尽管他内心深处对从小一起长大的江玉窈怀有更深的感情,但他绝不会忽视与自己血脉相连的妹妹。事实上,到目前为止,江颂宜并未做出任何令他反感的行为。
关于那起导致江玉窈落水的往事,已经经过验证,确认是一场误会。因此,他更加没有理由对她心生厌恶。
第176章 谁稀罕
“再说,即便我不带你同行,父亲也会亲自带领你去。”
正是由于江锦昭深知这一点,考虑到父亲仅带江颂宜前往夏苗,他担心江玉窈得知此事后会再次黯然神伤,孤身一人沉浸于悲伤之中,所以才提出了要带她一同前往。
在往日,他与同窗们在山林间追逐狩猎,
从未携带任何人。
江颂宜感到有些惊讶。
【上辈子,这种情况从未出现过。毕竟,连皇帝都未参与夏苗,江鼎廉更是不可能有所参与。夏苗原本是天子在夏季亲临田间狩猎,文武百官随行。然而,上辈子的这个时候,太子遭遇刺杀,皇帝身患重病,连上朝都显得虚弱,哪有精力参与夏苗?皇帝未参与,朝臣们自然也无人参与。因此,那时的夏苗仅限于白鹭书院的学子们参与。】
【而这一世,或许是因为我暗杀岳清扬,未遂】
【这一世的情况截然不同,我或许已经暗中策划了对岳清扬的暗杀,尽管未能成功。这让我对即将发生的一切充满了未知与期待呢。】
江锦昭倾听着江颂宜的心声,面上依旧保持着泰然自若的神色,然而在他的心底,早已掀起了惊涛骇浪。
太子遭遇刺杀而身亡?皇帝身体抱恙,无法主持朝政?
更有江颂宜私下策划刺杀岳清扬?!
他这个妹妹,平日里看似温婉娴静,端庄得体,却没想到内心竟然如此果断狠辣,比起三弟来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江锦昭感到困惑,尽管他不知道上辈子究竟发生了什么,也不清楚自己究竟做了什么让江颂宜心灰意冷,但,既然这辈子那些事情都还未发生,他觉得有必要及时澄清这其中的误会。
他有些担忧,害怕这个妹妹会对他暗中下手。
江玉窈万万没有想到,江鼎廉竟然决定亲自带领江颂宜前往夏苗,这让她心中不禁感到有些失衡。
毕竟,以往在江颂宜尚未返回府邸之际,江鼎廉从未有过带她去夏苗的念头。原本,她还暗自窃喜,以为江锦昭对她的宠爱依然如故,独一无二的,但此刻她才恍然大悟,江锦昭之所以只带她一人,是因为江鼎廉只打算带江颂宜。
江卿墨同样没有预料到这一变化,尽管如此,她仍旧感到不满,忍不住抱怨道:“舅舅终究是舅舅,而你终究是你。为何你只忙着为江玉窈筹备礼物,却对颂宜姐姐不闻不问?这不正是明显的偏心吗?”
江玉窈闻言,嘴角轻轻上扬,她心中暗自陶醉于江锦昭这份独有的偏爱,然而面上却装出一副楚楚可怜的姿态:“原来颂宜姐姐所介意的,竟是这一点微末之事。哥哥为我精心准备的一切,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