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贩惊讶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错愕。
“不够吗?”
姬宬低头审视手中的三枚铜板,那是他微薄俸禄的残余,几乎全数用于弟弟的药资,而本月的俸银尚未来领,囊中羞涩。
“足够!足够!”
小贩慌忙点头,几乎是将整串糖葫芦抛掷于地,然后匆忙逃离。
姬宬微微皱眉,本能地抽出了腰间的绣春刀,及时阻拦了小贩的去路。
姬宬询问道:“一串糖葫芦价值几何?”
小贩战战兢兢地伸出两根指头,又因恐惧姬宬的刀锋,匆忙缩回了手,“两,两枚铜板。”
姬宬这才从那绣工粗糙、外观朴素的荷包中掏出一枚铜板,递给小贩手中,然后将两枚铜板放在他掌心。他精心挑选了一串色泽鲜艳、果实丰腴的糖葫芦,别在腰间,策马离去。
夜色渐浓,深巷幽静,唯有尽头的一户人家透出暖黄色的灯光。
自从姬宬隐居于此,周遭的居民因畏惧锦衣卫的威名而纷纷搬离。
最深处的那户,便是他的家。
此刻,弟弟应当已经沉入梦乡。
弟弟自幼因风寒导致双目失明,实际上并不需要点灯。但他总是说,只要哥哥能看见,他也就满足了。
他们兄弟二人遭受奸人陷害,父母双亡,相依为命。幸好在姬宬亲手复仇之后,他成了皇帝最信赖的利刃,再无人敢对他们稍加侵犯。
姬宬牵着马步入深巷,步履轻柔,以免惊扰了夜色的宁静。
夜风拂过,草影摇曳,一道人影悄然掠过。
第128章 指控
这条巷子鲜有行人,姬宬立刻警觉地提起绣春刀,严阵以待。
“是谁?”
廖陵奚被突如其来的声音惊得冷汗淋漓。
“大人,求您饶命。”
姬宬的目光如冰霜般凝视着他,语气冷冽地问:“汝是何人?”
“我……我名廖陵奚,乃白鹭书院之学子,当今之秀才也。”
廖陵奚自诩为文雅的书生,与白鹭书院那些高洁的学子们一般,素来对锦衣卫这类擅长告密、趋炎附势的鹰犬走狗嗤之以鼻。然而,当真正面对锦衣卫时,他内心更多的是惊恐与畏惧。
他想起母亲的叮嘱,战战兢兢地探手入袖,从中取出了一块温润的玉佩。
见到那块玉佩,姬宬的眼神微微波动,随即收起了手中的绣春刀。
廖陵奚这才敢重重地呼出一口气。
但紧接着,便听姬宬以冰冷的声线询问:“这玉佩为何会在你手中?”
据他弟弟所述,当初在杏花村河畔搭救他弟弟,并照料数日之久的,分明是一位以卖绣荷包为生的女子。
那位女子还时常将卖不出去的荷包装满窝窝头,喂给他弟弟充饥。
遗憾的是,他弟弟双目失明,未能目睹那女子的容颜。然而,他弟弟始终铭记着她的救命之恩,于是将随身携带的唯一一块刻有他名字的玉佩,赠送给了那位女子,并留下了她的荷包作为纪念。
那位女子将他弟弟安置在一座破败的庙宇中,每当她去卖荷包归来,总会来看望他弟弟。
弟弟告诉她,那位虽然生活贫困,却心地善良的女子,定是山间的仙女。
然而,后来那位承诺每日都会来看望弟弟的仙女女子,却再也没有出现。
弟弟对她甚是担忧。
后来,当他找到弟弟后,弟弟便将那荷包交给了他,请求他帮忙寻找那位救命恩人,一定要帮他找到那位仙女女子,确认她是否安康,并表达对她的感激之情。
廖陵奚心中回想起了廖倩倩之前对他的叮嘱,眼神略显躲闪,带着一丝愧疚之意,缓缓开口:“这是小妹亲手交付于我。她告诉我,这枚玉佩是一位年幼的贵公子在危急时刻赠予她的,她觉得此物过于珍贵,有意归还。”
“我见到玉佩上刻着的名字,不禁联想到姬大人似乎也有一位幼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