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1 / 2)

周昭臣无奈的摇着头说:“侯爷夫人想是您急的糊涂了,这心病需得心药医。老夫虽然能看病,却医不得心病呀!”

又说:“书上不是有句话说埃莫大于心死,一个人若是从心里不想活着了,那必是不能长寿的。话我只能说到这里了,夫人慎断吧!”

说完又开了几幅药,背上一箱走了。

卫阿鸾在原地愣了半天,满脑子都是周昭臣刚刚说的那一番话。

哀莫大于心死,朱太夫人的半条命当年就已经随着儿子宗锋去了。如今更是槁木死灰,不留恋世间了。

到了这天晚上,朱太夫人忽然喘的厉害。

卫阿鸾等人把她扶起来,又是拍背又是顺气,好容易喘过一口气来。如意赶紧端了汤药过来,要服侍她喝下。

朱太夫人力尽神危,喘息着说道:“罢了,治病治不了命。把药端走吧,从此之后也不必再喝了,若是有用早就管用了。如今已经一个月过去了,没见轻,反倒越来越重,我这个年纪没什么看不开的了,你能看看快些,给我准备寿衣吧。”

这话一说出来,卫阿鸾率先受不了了,虽然不敢大哭,但那眼泪却也忍不住的落了下来。

包氏在一旁劝慰,说道:“老太太是病人心焦,难免说些丧气的话。毕竟节气在这儿,等过了冬至便一天天的好起来了。”

朱太夫人哼了一声说:“何必自欺欺人呢?活着有什么好?死了又有什么不好?我这些天天天梦到宗锋,该是和他团聚的时候了。你们也不必悲伤,人但凡生下来就得死,我也活了这一大把年纪,没什么好遗憾的了。”

第三百八十七章 下跪

直闹到后半夜,朱太夫人方才朦胧睡去。

卫宜宁便让包氏和卫阿鸾都去休息,她和如意还有桑姨娘在一旁守着。

朱太夫人睡得不是很安稳,隔一会儿就咳两声,卫宜宁不敢离开床边半步。

桌上燃着一只蜡烛,怕太亮了妨碍老太太睡觉,灯芯掐得极短。

如豆灯光下,朱太夫人弓着身躯显得异常老迈孤凄。

卫宜宁心里千般愧悔,从小到大她头一次这么自责。

也实在是她万万没想到,这件事会让老太太伤神至此。

人和人毕竟不同,卫宜宁以己度人,觉得真相更重要。

却不曾想这样的打击朱太夫人年迈之人承受不起。

一念不慎酿成如此大祸,只怕这一生都要愧疚于心了。

天将放亮时,朱太夫人终于睡的安稳些了。

包氏早早起身过来替换为宜宁等人,悄声说道:“你们几个熬了一夜了都去歇歇吧。先睡一觉再吃早饭,不必急着过来。这有我领着丫鬟们呢!”

正说着陈姨娘也过来了,这么多人在屋子里也无益,卫宜宁便和如意等人出来了。

回到自己的院子,春娇和小舍儿等人赶紧迎了出来。

春娇心疼的说:“姑娘这一晚又是没合眼吧?瞧眼窝都青了,快进来歇一歇。我起早熬的燕窝粥,先吃一口再睡。”

小舍儿也憨憨的说:“姑娘这程子瘦多了,下巴都尖了,倒是更好看了。”

春娇又是气又是笑,说她:“真是个糊涂东西,不知道姑娘现在心里怎么煎熬呢,你还说话打趣她。”

卫宜宁于这些并不在意,淡淡的说道:“燕窝煮的多不多?匀出一碗来给如意姐姐端过去,她这一阵子最辛苦了,自来她服侍老太太比是人都尽心。”

春娇忙答应着:“不用姑娘吩咐,这些我都想着呢!前儿燕九姑娘叫人送来几斤上好的燕窝,特意嘱咐这个月必须要吃完,下个月再送来。”

“既然这样每天就多炖些,连桑姨娘那屋也送过去一碗。”卫宜宁边走边说。

如意跟在后面说道:“我瞧着家里的这些姨娘们,顶数桑姨娘人最好,又大方又稳重,心气平和不卑不亢的。”

小舍儿也说:“桑姨娘对七小姐可好呢,比夫人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