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1 / 2)

她左手只有三根手指,那两只像是被斩断了。

右脚还有点跛,但不算严重。

“小舍儿,从今以后你就是我屋里的人了,”卫宜宁递给她一块艾叶糕:“你愿意吗?”

“愿意!”小舍儿胡乱的点着头,一边忙不迭的把这块艾叶糕塞进了嘴里。

“你专管这屋子的门和窗,该关的时候关,该开的时候开,能管好吗?”卫宜宁又递给她一块糕。

“能!”小舍儿说话的功夫第二块艾叶糕也进了肚子。

包氏忙完了这头,又去安抚大女儿。

卫宜宓本来抱着一腔憧憬,结果都被卫宜宛导演的那出闹剧给破坏了。

“宜宓,你也不必着急。从初五到初八都是游玩的好日子,等过午我去见过老太太,好好的跟她商量商量,让你们明天去府君庙游玩。”

“万一祖母不肯去呢?”卫宜宓语气恹恹的说:“凡事最怕扫兴,一旦没了兴头,只怕别人怎么劝也没用。”

“若你祖母不去也没关系,我叫国妈妈和那几个年老稳重的婆子跟着你们去,说不定还能玩得更尽兴一些。”

卫宜宓听到这里方才回嗔转喜,不知道明天游湖能不能够见到那个人。

第二十六章 四王八公

第二天,智勇公府大队人马出行,朱太夫人带着一众孙子孙女去游玩,只是这次没有卫宜宛。

包氏也没跟着去,说府里头还有很多事情需要打点,再加上今天有思恩侯家的夫人来拜访。

昭邑城中端阳节期间最热闹的所在就是永河边的府君庙,这座庙宇从前朝就有,但香火一直不衰。

因为它就建在永河边上,过往船只极多,商贩也常常在此聚集,所以慢慢的在府君庙两边就形成了很大的市场。

端阳节崇尚戏水,永河上画船如织,岸上游人不绝。

河岸都种植着粗大的柳树,在柳荫间随处都有石桌石椅可供人休息。

摊贩一律都撑着青布大伞,商品都码放得整整齐齐。

卖胭脂水粉、水果糕点,甚至针线绣活、古董玩器,还有一些外邦传来的香料和金银器。

朱太夫人是决不会进府君庙里拜佛的,所以卫家人到了岸边就直接上了船。

卫宜宓一双秋水眼紧紧地盯着过往船只,眼神由急切到惆怅直至失望。

没有燕家的船。

卫宜宓倾心于“京城第一公子”燕肯堂,这心思她对谁都没吐露过。

卫宜宁坐在靠窗的矮几旁,绛绡纱帘半掀起,微风拂面带着清新的水气。

“果然近水更凉快些,”朱太夫人兴致不错:“你小姑姑没出阁的时候最喜欢坐船,一到天气晴好的时候必定要嚷着划船。谁想出嫁后随着夫家去了江南,走了几万里的水路。”

“祖母,等小姑姑全家回来,咱们留她在府上住几个月,让她细讲讲江南的见闻。”卫宜宁双眼微眯,鹅蛋脸白嫩如细瓷。

“当然好,”朱太夫人笑道:“这么多年,攒了好多的话,可要尽情地说一说。”

一只画船紧贴着卫家的船划过去,卫宜宁见那船上或站或坐着七八个姿容冶艳,气度华贵的女孩子。

“这是谁家的船?”卫宜宁忍不住出声问道。

“是擎西王韦家的船,”如意说道:“他家的七位小姐艳冠京华,人称七仙女。”

“我久不在京里,什么都不知道。”卫宜宁有些遗憾的说:“不如意姐姐给我讲讲吧!”

她要做的事单凭一己之力难以完成,必须要充分的了解京城中这些达官显贵相互之间的恩怨纠葛,才能借势利导,达到目的。

大周国朝定鼎将近百年,除了皇族本家的王公,声明地位最为显赫的当属四王八公,爵位世袭罔替。

四王:柱东王、擎西王、定北王和抚南王。

八公:仁勇公、智勇公、超勇公、忠勇公、义勇公、德勇公、信勇公、勤勇公。

这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