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1 / 2)

“老太太,冯婆子说二门上的小厮刚报说马来顺带人回来了,就在门房候着呢!”春桃有些喘嘘吁吁地说。

朱太夫人一听,急忙坐了起来,说道:“当真?怎么这么晚才进城?”

马来顺是跟随朱太夫人女儿卫阿鸾出嫁的随从,他来了自然是传递和邵家有关的消息。

朱太夫人原本已经打消了妄想,谁想这会儿忽地又有了这消息!

卫宜宓等人愣在那里,错愕不已。难道卫宜宁真的能掐会算?

马来顺被带了进来,朱太夫人早命人多点了两盏灯。

马来顺算得上半个卫家人,因为办事勤谨为人忠心,故而被朱太夫人安排做了女儿的陪嫁仆人。

“来顺给老太太请安!”尽管朱太夫人再三说免礼,马来顺还是恭恭敬敬地跪下请安:“我们老太太、老爷夫人并少爷们都从梅州启程了,打发小的前头报信,因为路上耽搁了些时候,这早晚才到。”

朱太夫人一听这话,先是不由自主叫了声“老天爷”,接着喜不自胜地问来顺:“怎么这次是合家上京吗?能呆多久?”

来顺知道老太太是高兴坏了,忙笑着说:“这次怕是要长住了,不然也不可能全家都来。”

“可是呢!我真是老糊涂了!”朱太夫人笑着说:“外官述职哪能把全家人都带来的。”

卫宜宓等人已经呆若木鸡了,全都不由自主地看向卫宜宁,想看看她究竟哪来的本事,居然让她给说准了。

朱太夫人此时也想起卫宜宁来,一把拉过她来说道:“好孩子,你说的可真准!祖母回头要好好地赏你!”

卫宜宛气得假发都要掉了,卫宜家暗骂她走了狗屎运,卫宜室却觉得卫宜宁一定会装样子推辞说不要赏赐。

卫宜宓只是狐疑卫宜宁是如何猜的这样准。

相反卫宜宁还是往常的那副样子,听了朱太夫人的话后竟不推拒,高高兴兴地答应道:“宜宁多谢祖母了!”

“真是太不要脸了!”卫宜宛喃喃骂道。

第十八章 如何猜的准

朱太夫人叫人给马来顺看了座倒了茶,心绪也稍稍平稳些了,就细细问他邵家人几时启程、几时到京?可给勤勇公府报信了没有?

马来顺答道:“小的和邵兴一同来的,我来这府里报信,他去邵家报信。我们从梅州走的时候,夫人说还要再收拾个五七天,估计少则七天多则半月也就进京了。”

朱太夫人高兴得无可不可,女儿阿鸾自从出嫁后不上五年就随丈夫到外任职了,辗转了好几处,如今总算又能回京了。

朱太夫人已经快六七年没见到自己女儿了,上次邵天资来京述职,因为小儿子邵松年幼,建州路远,阿鸾既不能离子来京,又不能带子进京,故而就错过了。

本以为最快也要明年再见,谁想今年还未过半就能见到了。

并且是要常住,实在算得上意外之喜了。

朱太夫人心花怒放,到了戌时还没困意。如意知道不能由着老太太的性子来,现在靠着一股心气儿撑着,过后必定会疲乏。

“老祖宗,你如今可要好好地养精蓄锐,等姑奶奶带着几位表少爷回来的时候好留下他们说三天三夜的话。”如意笑吟吟地说道。

朱太夫人从来肯听如意的话,再加上心情愉悦,自然是从谏如流,笑着说道:“可是呢,来顺刚刚进京一路奔波,该早些歇着。”

马来顺怕累着老太太,赶紧起身陪笑道:“夜深了,老太太早些安歇,回头小的再来给您老请安。”

朱太夫人叫如意封了二十两银子给马来顺,慌得马来顺不敢接。

朱太夫人和蔼道:“这不单纯是报信的赏钱,这些年你服侍姑娘一家尽心尽责,不然的话阿鸾也不能派你来送信。拿着吧!快到端阳节了,给家里的老人孩子买些艾叶糕吃。”

马来顺跪下磕头领赏,跟着丫鬟出去了。

卫宜宓等人也都起身告退,临走的时候朱太夫人还拉着卫宜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