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1 / 2)

宋大爷眨了眨眼睛,仔细辨认。

青年刚进府的时候他就注意到了,严大人给他们介绍,说这名贡士与他是旧相识,是当年严敬渊在曲州任职时认识的,博学多才,人品贵重,这次省试也考了第五名,前途无量。

宋大爷看到青年的第一眼,只觉得熟悉,再看,他顿时呼吸一滞,一样的名字,一样的籍贯,长相相似,微微跛足,不可能再是别人了。

青年微醉,起身出去吹风,宋大爷也下意识站起身,跟上他,停在不远处,踟蹰许久,才敢出声轻唤。

江泠转过头,目光幽深,冷淡,薄唇轻抿时同小时候简直一模一样,宋大爷确信,他就是自己那多年未见的外甥无疑。

江泠看到是宋大爷,怔愣一瞬,很快又恢复平静。

倒是宋大爷,冲上来,一把擒住他的手臂,眼含热泪,“三郎,真的是你,你都长这么大了!”

他紧紧搂住江泠,又笑又哭,反观江泠,除了最开始的怔愣外,一言不发,态度也不亲昵,这让宋大爷有些尴尬。

“这些年,我与你母亲一直念着你,前几日还聊起呢,说要接你来京城住,你娘要是知道你来了,一定高兴,你这孩子,考中解首,来了京师怎么不同我们说啊,你如今落脚何处,随谁一同来京师的?老夫人,还是你叔伯?”

宋大爷语气关怀,殷勤问道。

江泠沉默片刻,说:“祖母已去世多年。”

宋大爷愣住。

笑容僵硬。

刚才那几句,彰显着他对江泠的关心,思念,可若真的关心,怎么连江家老夫人过世几年,江泠从宗族除名的消息都不知道?

江家、宋家都是这样,为了利益,血缘算得了什么,同样,为了利益,他们又可以放下身段,主动请求重归于好。

青年目光冷然,如同看着一个陌生人,似乎一眼酒洞察了宋大爷的那些心思。

他手指僵硬,狼狈地转身跑开了。

江泠站在亭子里,看着宋大爷跑远。

吹完风,再回到席上坐了一会儿,远远看见宋大爷似乎领着一个女眷走过来,只是走到半路,两个人又停下。

女人满头珠翠,贵妇人打扮,绞着手帕,顺着宋大爷的目光往江泠的方向看来几眼,目光错愕。

严家的周岁宴,宋氏与丈夫也来了。

吃了一半,宋大爷绷着一张脸走近,讳莫如深,拉起她就要出去。

“三郎在京师,省试第五,要参加殿试了。”

宋氏愕然,被他拉着走到另一边,远远看了青年一眼,脚下停住,而后甩开宋大爷的手,态度明确,她不愿意再相见。

没有意义,尴尬,难堪。

她已改嫁,有丈夫,有孩子,以前的事情早就过去了。

宋大爷恨铁不成钢,摇头叹气。

江泠全都看在眼里,沉默,垂下眼眸,两边的人在笑嘻嘻劝酒,他接过,闷头喝下。

没多久宴席结束,江泠起身回客栈,马车一路上摇摇晃晃,等回到客栈时,已是傍晚

不知是不是在严府时吹多了风,有些头疼。

长街尽头金乌衔尾,余晖熔金,远处,暮鼓声悠扬。

来京师前,江泠也不是没有想到,以后会经常碰到宋家的人,其实,若是互相当做不认识,他心里倒不觉得有什么,可这种迟来的,久违的亲昵,却让江泠觉得啼笑皆非。

他不禁想起刚来京师时,在路上碰到宋氏和她的幼子,宋氏并没有认出他。

江泠靠着车厢壁,目光空然。

解试放榜后,江泠曾经幻想过,要是宋家知道他还能读书,能金榜题名,会不会后悔当年将他一个人留在曲州。

可是长大后,意外见到母亲与舅舅,江泠忽然觉得自己这种幻想没有意义,从十三岁那年开始,他就已经没有父母,没有舅舅,叔伯了。

江泠闭上眼,昏昏沉沉。

马车摇晃一下,在客栈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