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一幕,两位老爷完全没了素日里的严肃稳重,跟疯癫了一般,画面有些滑稽搞笑。
待得程绍冷静了下来,尴尬地整理了下仪容,挺直了背,清了清嗓子,“堇儿啊,这首诗是何人所作?”
幼??还从来没有见过程绍如此失态的样子,他平时总是一板一眼的,她调皮笑道,“是大舅父您作的啊。”
程绍板着脸催促道,“开什么玩笑,快来说说,是不是韩院长的诗作?”
幼??却卖起了关子,“这个问题我一会回答您,大舅父您先说一下,这页诗稿如果要抄一百份需要多久?”
程绍着急她的答案,也不计较她的失礼,“一个人抄得两个三时辰吧。你问这个作甚?”
幼??笑眯眯道,“若是让我来,一百份顶多半个时辰就好了。”
程绍哈哈笑了起来,“堇儿开什么玩笑,你写字再快也不能半个时辰就抄完的。”
幼??也不多作解释,让青枝磨墨,然后将铁板上刷上墨汁,铺上一页纸,按压了一下,轻轻取下来,交给程绍看。
程绍看着跟自己起先拿的那页一模一样的书稿愣住了,这个速度下来,的确用不了半个时辰就拓印完一百份了!
幼??给他们详细解释着字块和模具的来历,又说了详细的用法。笑道,“二位舅父觉得此法印书是否可行?”
太可行了!
他们偶尔会拓印碑文,但从没想过刻了模子拓印书籍!为何书铺里的书那么贵,一般人家买不起?就是因为每本书都是一个字一个字抄下来的,一本书抄完不知要多少个日日夜夜。若是能拓印,这效率得提高多少!
程绍如获至宝,拿着铁板仔细端详,赞道,“堇儿真是天资聪慧,能想出这么奇妙的法子来。”
幼??笑道,“这个是大舅父想出来的,跟我有什么关系。”
程绍糊涂了,幼??今日这是怎么了,怎么什么都说是他做的。
程缙却一下子明白了过来,她当初不也是这样把引进番薯的功劳推给自己的吗?是了,大哥若是有了这个功劳,将功赎罪,皇上的怒气也会消散许多,也无法再借机质疑荣国公和幼??。
待听了程缙的解释,程绍才恍然大悟,幼??这是在救他!他都忘了幼??做的诗曾在京城引起过轰动,他都忘了幼??还是个名动京城的才女。
幼??止住了程绍的惭愧之意和感激之情,拿着模板跟他们说起来使用方法,还有一些注意事项,又说道,“现在字块已经在烧制了,全部做完估计得一两个月的时间,具体情形一会烧瓷器的老板来了您跟他谈。”
用过晚膳,幼??又去了苜蓿园,她是真的很好奇顾氏要干啥。
顾氏见幼??来了便一直笑眯眯的,让丫鬟婆子出去,拉着幼??的手笑道,“看样子你的亲事不会有变了。让你过来就是跟你说一声,你的亲事定的是二月初一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