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敌当前,她不得不受。陆婉初在军中已经有了相当的威望,军中将士们还等她重树军心、振奋杀敌。
她大抵是大魏历朝以来唯一的一位女侯。
后来营里的军务就顺理成章地全部落在陆婉初的头上。
军营上下对她的到来无不欢欣鼓舞。
那日若不是她解围,后果不堪设想。而事实上,陆婉初带来的兵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雄厚。
毕竟徽州还要留下相当的兵力镇守。
可陆婉初与定安侯两军会和,已然是天大的助力。
而陆放那边,在撤军以后实在不甘心,愤愤不平地又怕哨兵回去打探。
打探来的结果险些把陆放肺都要气炸了。
领着援军来的不是别人,正正就是陆婉初。她现在已经是新任的侯爷了,陆放最想要得到的权位,最后全都落到了她的头上!
而当初围攻定安侯的那腹地现场,除了战死的士兵,还留下许多新砍下来的树木。
树木上的枝叶在明显拖拽的痕迹下,已经被磨得十分斑驳模糊。
顿时陆放就明白过来,陆婉初带来的哪是雄军,分明就是虚张声势!
她用拖拽的树木掀起滚滚沙尘,让陆放晃以为是大军来援罢了。
实际上陆婉初初次抵达西蜀,深入山陵腹地去救人,还不会冒险到把所有带来的援军都带入腹地去。
那些地方又深又狭长,易守难攻,若是敌军准备充分,则他们有可能损失惨重。故而才用了这样一个办法。
陆放是个欺软怕硬的,见到这样的气势,心里势必就会打退堂鼓。
事实证明,陆婉初此计正中下怀。
定安侯重伤未醒期间,陆婉初全权领战。
而陆放得知自己被她给耍了一回以后,愤怒非常,也正式与魏兵和蛮夷军结了盟。三军合力,要把定安侯大军摧毁,再挥军往东,直取徽州。
可三股军合为一股,各自的目的不同,军心难免有异。
蛮夷不可能甘愿被魏兵所利用,而陆放也有自己的私心和计较,他手里有兵,权欲膨胀,在形势对魏景策不利的情况下,他不可能全心全意地归顺魏景策。
第282章 陆放,如何?
若是有机会,他还想要变成第二个定安侯,拥兵自重比投靠朝廷要厉害得多。
所以三军一时涣散,若是使离间计也不难,很容易便能使彼此产生间隙。待时机一成熟,陆婉初再命将领带兵各个击破。
这一次,陆放把定安侯重伤成这样,陆婉初一定不会放过他。
陆婉初去帐中,看过定安侯的伤况,走出营帐,着手准备攻打陆放。
营中将领颇有些为难,禀道:“将军,陆放手底下的兵,原也是出自我们徽州。此次两派交战,只怕军心会受到影响。”
陆放的兵,绝大多数都是徽州人,他们的亲人家乡也都在徽州。只因为将帅不同,才不得不离乡奔走。
陆婉初思忖过后,道:“能劝降的便劝降吧。”
于是入夜以后,这夜里十分的不平静。
山间四野里,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歌声。有徽州的家乡小调,亦有陆家军出行时的战歌。
歌声时而低沉悲怆,时而雄浑激昂。
陆婉初下此令时,起初将士们还不明所以,但后来他们便明白了。
歌声一连持续了好几日,但凡曾出自徽州的将士们无不引起共鸣,因而唱得徽州军营这边军心更加团结,却唱得陆放军营那边军心越发涣散,无不是思念家乡亲人,以及从前在徽州入伍时的光景。
陆放大为恼火,还不待想出对策,陆婉初便放了话出去,若是回归徽州之将士们,既往不咎,还可重新收编入陆家军,待战事一了结,便可回徽州见到自己的亲人。陆婉初承诺,投诚者,绝不滥杀一人。
尽管陆放用严酷的军法镇压军中将士们的异心,可还是不断有士兵逃跑。
在陆婉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