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俩也不在夹板上站着了,直接回了她们的房间。

等他们回来以后,正好看到沈祥一个人站在船边,一脸难受的样子,要吐不吐的样子。

就知道这是晕船了,沈墨寒上前先将人扶住,问道:“父亲之前没有坐过船吗?是不是有晕船的症状?”

沈祥看着是儿子和儿媳,笑了笑说道:“父亲之前一直在京城,从未离开过,这还是第一次坐船呢,没想到反应这么大。”

云依凝直接从空间里面找到现代囤积的晕车晕船药,给了沈墨寒。

沈墨寒也不犹豫,直接接过来,就喂进了父亲的嘴里。

沈祥只是看到云依凝从小挎包里面拿出一个药片,有些好奇,“这么小小的一个药片,真的有用吗?”

沈墨寒也不敢打包票,“行不行的,先试试再说。”

说完以后,夫妻俩就扶着沈祥回了自己的房间休息,

刚才听掌舵的吕坤,还有他的儿子吕大牛对话,想要捕鱼,还要稍微走远一点。

所以大家这才回自己的房间休息,刚才在夹板上,云依凝就看到了其他的小船,都只有一个可以遮雨的棚子,前后用草帘子挡起来,勉强算的上是一个休息的地方。

而且,一个小船上面都有四个男人,前后各两个。

其他人家也差不多是这样的,最少也是三个人。

云依凝总觉得还是应该再买两个可以出海的下人,不然他们的人太少了。

过了半个时辰,大家终于到了村长所说的地方。

云依凝一眼望过去,除了大海就是大海,早就看不到码头和村子的位置了。

“这里是我们莲花村经常来的地方,这里很少有大风大浪,相对来说安全一些,想要回家也更方便一些。”刘村长说道。

看着其他小船都自觉的保持一定的距离,各自占领一片地方。

距离沈家船最近的就是刘山村长家的船,其他人都躲得比较远。

云依凝也不在意,和沈墨寒拿出他们两口子准备的渔网。

第150章 渔网的区别

莲花村的村民也有渔网,云依凝观察了一下是以麻、葛纤维为主,手工搓捻成线后编织,网眼较粗,适合捕捞较大鱼类。

并且用轻质木材梧桐木、葫芦或贝壳制成,系于网口边缘,使网身浮于水面,做成的浮子。

以石块、陶片制成,固定于网底,确保网体垂直展开,做成的沉子。

看到这些东西,云依凝都佩服古人的智慧,古人只是没有那么多现代的科技,不是脑子不好。

既然经常出海,肯定也是总结了不少出海捕鱼的经验,这一点毋庸置疑。

就连吕家父子拿出来的渔网,也是和莲花村其他村民拿出来的差不多,不过看起来材质更好,应该是用棉线,或者蚕丝线制作而成的。

大家用的是丝网,由数十片长方形网片连接而成,总长度可达数百米,网片垂直悬挂于水面下,顶部系浮子,底部坠沉子。

网眼细密如丝,适合捕捞洄游鱼类,鱼游过时鳃部挂住网眼无法逃脱。

只是古代的渔网用的材质是麻或者棉线易磨损,断裂,现代的渔网用的是合成纤维,抗撕裂性提升 10倍不止。

就连捕鱼的效率,也是古代的渔网十倍以上。

不过这是需要搭配现代化的设备才能完成,比如电动收网机。

云依凝拿出来的是围网,专门针对集群鱼类的“环形陷阱”。

外形为长带状垂直网壁,高度可达 100米的深海围网,长度数百米至千米,两端有“翼端网”,底部设“底环纲”和“括纲”用来收紧网底。

配合探鱼仪定位鱼群,渔船快速绕鱼群布网,通过收绞括纲形成“网兜”,机械化程度高,单网产量可达数百吨。

探鱼仪云依凝的空间也是有的,只是现在不方便拿出来,这个功能,云依凝的神识就能代替。

这样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