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那就走一趟。我母亲与这事无关,她就不用去了。”成振清不欲多说,起身就跟谢侍郎走。

“谢大人,除了开年那会儿振清奉命去修黄河堤坝出过京城之外,就一直不曾离开,你这是请错了人吧?就算是目击证人,说的也不一定是真话。”沈老夫人意有所指,谢家的立场很好猜。

谢侍郎哈哈一笑,说:“老夫人这么紧张做什么,在下可没说是国舅杀的人。不过是牵扯到侯府,例行公事的过来走一趟。当然,和国舅大人没关系最好。”

成振清不曾离京的证据很充足,倒不怕某些人私下里做手脚,道:“娘别担心,刑部最是公正,相信定会查到真凶。我不过是配合调查,不碍事。”

跟随谢侍郎到刑部,陈二见过人之后摇头,说不是他。一旁谢侍郎再三追问,让他仔细回忆,想清楚再答。陈二老实,说:“的确不是这位大人。凶手虽和国舅差不多高,但相似之处并不多。草民是樵夫,偶尔打打猎,眼神很好,不会看错。”成振清和成振功同父,但两人的相貌随各自的母亲多一些,所以见过他们的人,都不会想到他们是兄弟。

事情牵扯到皇亲国戚,所以蔡尚书今日也在场,加上各方人证证明成振清不曾离京,便洗清了嫌疑,所以做主放了人。

“谢大人,现在我可以回去了吧?”成振清问一脸不甘的谢侍郎。谢侍郎皮笑肉不笑,说:“当然可以。”

“事关重大,谢大人辛苦些,得早一点捉拿到凶手,还翠竹一个公道才是。在下先告辞了。”成振清拱手对谢侍郎说道。

成靖宁担心府里出事,和堂姐妹们散开之后,抱着可可一同去琼华院,问了今天的情况。沈老夫人如实相告,说:“翠竹被人杀了,说和侯府有一定关联,让你爹配合调查。”

“不是爹做的,刑部那边就不敢胡来,爹一定会平安回来。”成靖宁说。这件事不用想便知是成振功的手笔。但想着这件事的确够阴损,侯府这边无论如何都会被泼一身脏水。

成振清回来得很快,刑部那边,已到兴隆街去抓人了。陈二指正,加刑部再三审问之后,成振功终于供出是他杀的人。反正不会砍头偿命,他便无所畏惧,拿钱赎罪,他倒有一份厚家产。

陈二被他的狂傲激怒,起身愤声说道:“那也是条人命,怎么可以这样就算了!杀人偿命,不是天经地义吗?”

成振功笑陈二太天真,轻嘲道:“被那女人骗得不轻吧?知道她是谁吗?老子的小妾,老子想打就打,想杀就杀!给老子戴绿帽,让老子帮仇人养女儿,给她个痛快已经便宜她了!一个贱女人而已,老子有钱赎罪!”

陈二对永宁侯府的事略有耳闻,他着实没法子把那个水性杨花的竹姨娘和温柔善良的如意联系起来,但事实如此,他无话可说。完成了任务,失魂落魄的离开刑部公堂。

成振功供认不讳,把整件事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尤其解释,是有人故意透露消息给他,引他去杀人的。蔡尚书头疼,让人去搜成振功的家,果不其然找到模糊的纸条。字迹笔画不协调,有的墨重,又的墨轻,像初学者的手笔,再仔细辨认,猜测是有人故意用左手写的。

蔡尚书讳莫如深的看了一眼谢侍郎,很快猜到送信之人。但没有证据,不能胡乱下结论,加之又不是送信之人杀的人,追究起来也不是道理。于是,蔡尚书写了一封奏章送到今上哪儿,请他裁夺。

竹姨娘被杀的消息传到永宁侯府,成靖宁一时无语,她不知该说报应不爽还是天道轮回。但这件事对成芙宁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得到消息时,她正在抄写经书,泪水在眼眶里打了个转之后,落在墨迹未干的经文上,漆黑的墨合着咸涩的泪,在宣纸上晕染开来。

赵澈并不是个宽宏大量的性子,自从成振功搬出永宁侯府之后,一直派人盯着他,眼下被抓到把柄之后,暗示让刑部重判。蔡尚书很会察言观色,知道今上的意思,也不会追究是谁给成振功送的信,于是给成振功量了重刑:半年牢狱之刑,然后流放玉门关外的瀚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