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来暑往间已经过去了十年,在这十年里,慕卿已经长的如大人一般高了,这多亏了梅宝钗为她安排的六个厨师。
在这十年里,梅宝钗依旧与国公爷保持不怎么纯洁的友谊而未嫁。她们之间的暧昧是如何拉扯的,慕卿不知道。
慕卿只知道,梅宝钗与国公爷的关系已经发展到超然脱俗的地步了。
也因为过于超然脱俗,遭到世人的不理解,尤其是吴夫人不能理解,于是她找各种理由试图破坏那二人之间的关系。
结果当然是未遂,不但未遂,二人也因为有了阻碍而更加坚定了彼此之间的情谊。
也就是说,本来没有人反对他和梅宝钗在一起,他还要认真的看一看梅宝钗是什么样的人。现在有人站出来反对,那他便不顾一切的要和梅宝钗在一起。这里的不顾一切只是不顾梅宝钗的一切。
于是,国公爷对外宣称梅宝钗是世间最美好的女子。
也因为过于美好,他无福独自占有她,就只能尽可能的保持自身的纯洁,以便配得上她。吴夫人对这个说法相当的恶心,但是恶心也只能忍者。
因为她没有管的机会,跟没有破口大骂的机会。在国公爷宣布要与梅宝钗云游后,她甚至连见面的机会都没有。
不过,没有机会不意味着不能创造机会。
在国公爷宣布要去云游后,吴夫人借着接回慕卿的由头,找上了国公爷与梅宝钗共同创建的文化小屋。
这个文化小屋在吴夫人看来,就是国公爷与梅宝银行苟且之事的地方。可在国公爷和梅宝钗眼里,这里是高洁的纯在。
因为当初在建设这个文化小屋的时候,二人就约定,这小屋是用来收留天下文人的。
样式集▼ 查找替换选择 AI排版排版排
有钱的没钱的都能来,只是有钱的来的时候最好带点钱,而没钱的虽不必带钱,但得出点力。当然,要出的不是体力,而是脑力。
每一个在文化小屋借助的文人都要写一篇治世之道。
虽然多数文人,尤其是穷苦的文人对治世之道的理解都是纸上谈兵,但梅宝钗和国公爷的这个举动确实保护了文人的面子。
自十年前,这个文化小屋建成,吴夫人就将这里视作污秽之地,如今第一次踏足这里,她连呼吸都觉得恶心。
国公爷听到下头传话,说吴夫人来了,本还与梅宝钗兴奋攀谈的脸顿时垮了下来。“一个俗人来这里作甚?”国公爷脸上的不耐烦对下人道:“告诉她,就说我不在。”
下人一脸为难,只用眼睛瞧着梅宝钗,但见梅宝钗给她一个安心的眼神,才默默的退了出去。“阿瑾何必这般。”梅宝钗一边整理着这些年文人们写的治国之策,一边微笑着道:“在妇道人家的眼里,只有后宅的四角天,她虽不能理解你的远大志向,却与你好歹夫妻一场,在走之前,是该见一面的。”
国公爷的名讳单字瑾,他只许梅宝钗这般叫他。且每每梅宝钗这般叫他,总能将他心中的火气平息。就像是烈火遇到了水一般神奇。
国公爷将这个神奇当作天注定的缘分,只是苦于梅宝钗没有嫁给他的意思,若不然,他早就将吴氏休弃,娶她进门了。
也因为梅宝钗没有露出嫁给他的意思,他才能多年如一日的惦记着梅宝钗。这种男女之间的拉扯,最为暧昧的阶段是情感之中最美好的阶段。
梅宝钗就是了解这些,才让国公爷不仅对她念念不忘,还充满了十足的耐心。
“不是我不想见她,只是每一次见她,她要说话的都是些规劝。”国公爷苦笑着道:“她的那些规劝,无非就是想将我的身份早点给了鹿邑。”
说着,国公爷自嘲的笑了,苦笑道:“如今我还没死呢,就要儿子继承爵位了,也亏她能想的出来。”
梅宝钗闻言一笑,道:“你不是女子,不知道女子的苦,女子自小受到的教育便是从父,从夫,从子。如今这个年岁,从父是不行了,娘家不会管她的。从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