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完了, 接下来是两宋。北宋的冶铁业,不对, 矿冶业比较发达,在手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北宋矿冶业的革新?体现在燃料以及鼓风设备上。我们现在常说煤炭,似乎煤和炭天然是一起的,但?是在煤炭以前,人们更经常使用木炭,《卖炭翁》开?头?那句“伐薪烧炭南山中”中的“薪”指的是木材,而杜甫是唐朝的,可见唐朝木炭占主流。】
[薪水的薪也?是指木材, 后来衍生成工资的意?思]
[杜甫的诗啊, 沉郁顿挫,还是喜欢他早期的诗]
[我可喜欢他那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了]
[我喜欢“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非常大气]
唐,天宝十三年(754)。
杜甫茫然的抬起了头?, 沉郁顿挫,天幕是在说他的诗吗?“致君尧舜上”是他的诗,“已识乾坤大”和《卖炭翁》他不曾写过,也?许说的不是他。他今年四十三岁,至长安十年有余蹉跎至今,连一官半职都没有得到,现在的他早就不复早年“开?口咏凤凰”的意?气风发了。也?许到晚年他能看?破世事,从人生沉浮中感悟出“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的真?谛。
杜甫想,如?果《卖炭翁》是他的诗, 那么一定是安史之乱之后所作,不然他想不到什么情况下的他才能看?到卑贱如?卖炭翁并为其?写诗。现在时局昏暗,天幕世界的安史之乱不知发生在什么时候,但?杜甫感觉得到,近两日长安的气息有些紧绷,他猜,莫不是大唐的安史之乱真?的到来了?可他能做什么呢?他什么都做不了,只?希望圣人因为天幕警醒,早做打算,让大唐避免天幕世界的那个未来。
[啊?《卖炭翁》是白居易的诗吧?]
[啊!是吗?这种风格不是杜甫吗?]
[老太太都能听懂的是白居易的诗啊]
[都是现实主义诗人,风格有些像很?正常]
[另外,“已识乾坤大”是近现代儒学?大师马一浮的诗,和杜甫没有一点关系]
[怎么可能?这句应该就是杜甫的。]
[刚刚查了,真?的不是]
[杜甫有三吏三别]
唐,天宝十三年(754)。
杜甫无奈地摇摇头?,后世之人真?是活泼。杜甫的心情依旧很?沉重,天幕只?反驳了作品,而没有反驳他的诗风,可见他流传到后世的以后写的诗有相当大一部分是“沉郁顿挫”的风格。
唐,元和十年(815)。
白居易和元稹相视而笑,一为天幕所言谬误,二为友人重聚,三为元稹起用有望。只?是笑容下掩盖着哀伤,安史之乱已然发生,就算天幕不断提起也?无力回转,不过是一遍又一遍地揭露伤疤,提醒他们大唐要亡了。
【古代木炭的用途是日常取暖而不是冶炼,其?实煤炭早在西汉就已经作为冶铁燃料使用了,只?不过在北宋才被普遍开?采和使用,不仅用于冶炼、制瓷业,而且在许多地方已经大量用于居民生活。】
[宋朝的煤炭价格挺高的,记得在哪儿看?过一个驸马还搞垄断来着]
[好像是宋真?宗时期的事情]
[好家伙,又是他,不干人事]
宋,景德五年(1008)。
赵恒简直要气死了,抬高煤炭价格高垄断的到底是哪个驸马!别让他逮到了!
【北宋的鼓风设备也?升级了,从鼓风皮囊变成了木风箱,木风箱体积大、风力足,也?是古风电视剧的常客了,一般会在剧里的角色打铁或者做饭的时候出现。现在一些用土灶做饭的地方应该还能看?到风箱的身影,不过我没有见过,农村老家也?早就换了天然灶,连煤火都不烧了。找一找照片,咦,搜“木风箱”搜出来风箱广告了,现在居然还有风箱卖,防噪静音,价格很?美丽。看?下面这些,都是木风箱,从外面看?就是一个箱子。】
[不是抽油烟机吗?]
[上面写着排风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