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好久没看名著了,连实体书都没怎么看,我连考研复习都用的平板我说到哪儿了?督抚制度好像说完了,接下来让我们看看清朝的道制,这块儿有点儿复杂,我都不太想讲。刚开始道是省级的派出机构,规制非常混乱,到了乾隆时期,道的地位大不同,有了固定治所不说,还成为了一级地方行政机构。地方监察制度大概就是这样啦,还有边疆特别行政区管理制度没讲,也等遇到有关的题再说吧,那块儿内容有些多,一说就停不下来了。我现在最大的感受就是始皇牛掰!百代都行秦政法,可不是说说而已哦~】
[不愧是我祖龙!]
[政哥牛掰!]
[那个男人太赞了!]
[wuli政哥!]
[我为祖龙打call!]
秦,始皇帝元年(前221)。
嬴政心情复杂,他的大秦没了,但千年以后的人还记得大秦,还在使用大秦的制度法规,也许是一件好事吧。
嬴政忽然笑了一声,可是现在大秦还在,他还在,未来如何还不确定。
汉,高祖九年(前198)。
刘邦难得地正襟危坐,他举起酒杯默默敬始皇。
“大丈夫当如是。”他一直不曾忘记在沛县的那一天。
汉,元光六年(前129)。
刘彻轻哼一声,他也很厉害的好吗?后世怎么只夸嬴政不夸他呢?
记仇的刘彻还在膈应那个猪猪和发猪瘟,凭什么始皇帝就是那么好听的祖龙。
唐,贞观十年(636)。
李世民揉了揉额头,后世竟如此尊崇始皇帝吗?明明始皇帝和隋炀帝都既骄且逸[2],后世似乎只看到始皇帝的优点。
不消一会儿,李世民笑着摇了摇头,他又何尝不是只看到始皇帝的缺点了呢。
百代都行秦政法,郡县制、皇帝制……始皇帝为他们留下了太多东西。
宋,开宝三年(970)。
赵匡胤是个行动派,当即下了一道诏书将嬴政的陵墓待遇[3]从三等提到了一等,顺便把刘彻的也提到了提。
祖龙、猪猪[4]、二凤,这三位都是后世喜爱的帝王,民间风向必然受到天幕的影响发生变化,那么朝廷对他们的待遇相应也要改变。
赵匡胤不由苦笑,秦皇汉武唐宗,他们哪一个不是武德充沛,他们大宋倒是文人多,天幕却评价“文人坏事”“又怂又宋”“三冗两积”,之后该怎么做才好?
第13章 明清思想 邱濬
【好啦,祖龙夸夸结束,我们来看下一道题。】
【下列不属于明清思想家著作的是()
A《大学衍义》
B《宋元学案》
C《大学问》
D《春秋世论》】
宋,端平元年(1234)。
随着皇帝亲政,真德秀拜户部尚书,迁翰林学士、知制诰,可谓是春风得意。真德秀看着天幕上的题,摸着胡子哈哈一笑,因为天幕抨击朱子的郁气一扫而尽,他写的《大学衍义》被后世人考到了呢。
【这道题很眼熟啊,我们刚刚是不是简单说过明朝思想家?大数据是不是在监听我们啊?】
[对呀,说了一大串人名,原本就知道的没忘,原来不知道的也没记住。]
[王夫之、顾炎武等等等等。]
[大数据无孔不入。]
聪明而求知欲强的人们都疑惑了,尤其是数学家们。大数据属于哪种数?这种数据长什么样子?数字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说是无孔不入倒是有些许道理,却是如何实现监听的呢?天幕中的人那么厉害,使用的工具那么先进都无法避免吗?
愚昧迷信的人们却恍然大悟,大数据一定是一个比天幕里女神仙还厉害的仙人。
【这道题迷惑性特别强,错误率极高,前两次刷题的时候我都做错了,这次应该可能肯定不会错,我选A。我看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