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说救急不救穷吗?为什么还要有常平法?]
[常平法也是救急吧,赈灾不就是救急吗?]
[可能青苗法需要还钱还粮吧。]
[可是常平仓里的?粮食也都是老百姓提前上缴的?吧?]
[不懂,也没必要研究那么深吧,差不多自己理?解就行。]
汉,元狩二年(前121)。
桑弘羊觉得这法子不错,就是得加强监管,酷吏很适合干这事儿。不过?桑弘羊不会惹火上身,他的?任务是充盈国?库而不是改善民生,农民能有几个钱?要想快速大把捞钱,还是从商人身上刮下几层皮更加方便快捷。
唐,建中元年(780)。
刘晏下意识皱了皱眉,这个青苗法听着是好,但施行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不少?问题。
宋,熙宁四年(1071)。
王安石在地方上任职的?时候看过?太多农民在青黄不接的?时候卖儿鬻女、借高利贷,仅仅为了一点点粮食,但这点粮食是救命粮,如果弄不到,结局就是饿死。他本?想无息借贷,但朝廷也无余粮,把常平仓的?粮食借出去?已经是极限了。
王安石垂眸,他知道很多人反对青苗法,但他们懂什么?地头的?农民很害怕和官府打交道,如果他们真的?向朝廷借钱借粮,那说明他们已经走投无路了。不知道那些反对的?声音里有多少?是人云亦云,有多少?是因?为辖下的?常平仓里根本?没有粮食呢?
【然?后第三是农田水利法,变法刚开始的?时候就颁行了《农田利害条约》,各种规定鼓励兴修水利工程,法令颁行七年间,全国?兴修水利工程一万多处,灌溉了大量公私土地,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1]】
[这个好诶,兴修水利。]
[我?觉得不太好吧,立法了呀,那不就是强制性的?吗?]
[说的?是鼓励,没说必须要有吧。]
[可大家都修的?话,你不修就很突出,七年修一万处,这数据很离谱了呀。]
秦,始皇帝元年(前221)。
嬴政瞳孔微缩,除了“秦朝二世而亡”让他格外揪心外,很少?有外物能引起他大的?情绪波动,宋朝七年修了一万多处水利工程还是让他颇为艳羡。
唐,开元二十四年(739)。
李隆基“哇”了一声。天幕说开元年间,大唐修建农田水利工程共五十六个,他以为这已经很多了,原来只是他以为啊。
张九龄也觉得不可思议,“也许简单修一条沟渠也算一处水利工程吧?”
宋,熙宁四年(1071)。
王安石也被?这一数字吓了一跳,但水利工程嘛,自然?是越多越好,来不及深入思考,天幕已经说起了下一措施。
【第四是募役法,也被?称作免役法,原本?是按照主户户等轮充差役,轮到你就是你,管你有空没空有病没病,募役法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弊端,现在改由官府出钱募人应役了,这钱由管辖区内的?主户按照户等高下分担,原来需要服徭役的?人家交的?钱叫做“免役钱”,花钱免徭役嘛;当?然?啦,都说按户等高下分担了,原来不用服徭役的?人家也得交,比如官户、寺观户及坊郭户、女户、单丁户、未成丁户,也不用交很多,出一半儿钱就行,这个钱叫做“助役钱”;然?后丰年和灾年是不一样的?,为了防止灾荒年份交不上去?“免役钱”和“助役钱”,还加收二成的?“免役宽剩钱”,也就是说遇到灾荒政府可以用这部分钱募役,不用非逼着本?就困难的?小老百姓掏钱,当?然?真正实行的?时候是怎么样就不好说了。[1]】
[?什么鬼?不用服徭役的?也要掏钱?]
[掏钱是正常的?吧,原来出人头不用他们出,但是徭役修桥修路修城墙,这些都是公共设施诶。]
[不是分阶梯式的?吗?按户口等级,他们交的?少?啊。]
[从不交到交,我?要是他们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