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姓氏了,还是回归正题,看第五琦榷盐法,这里要说到非常出名的一个人颜真卿,但此时?的他不是书?法家,而是在安史之乱中抵抗叛军的平原太守,颜真卿在御敌过程中采用了盐利养军队的做法,效果很不错,第五琦就借鉴了他的做法。第五琦建议国家在产业区设立盐院,盐民不用服其他徭役,隶属于盐铁使,只用产盐就行?,不过产盐也不是什么轻松活就是了。然后规定食盐产销有国家经营,严禁私人盐业活动,这个应该是国家早就规定的,但当时?肯定私盐不少,况且国家想要吃盐利,那肯定要进行?垄断,然后更?直接的就是提高盐价了,直接从每斗十文提高到一百一十文,翻了整整十一倍,果然啊,最挣钱的还是垄断行?业。】
[颜真卿居然出生这么晚吗?]
[同搞不清时?间线]
[颜真卿是安史之乱时?候的,和第五琦不是一个年代的人]
[是吗?他们不还是朋友嘛?]
[忘年交也行?,颜真卿生的早,第五琦五生的迟]
[牛顿和康熙还是同一个时?代的呢,第一次知道的时?候次元壁都要破了]
唐,建中元年(780)。
颜真卿嘴角抽了抽,他的确比禹珪年长,但也只早生了三年,实实在在是同一辈人。颜真卿为好友感到高兴,被天幕进行?表扬意味着堂堂正正回到朝廷的机会,这真是个好消息,最近他真是憋屈坏了,他跟杨炎那个奸诈小人简直是八字不合,自动小人怎么就当上宰相了呢?
第五琦和颜真卿同样的感觉,他差两岁七十,清臣去岁七十,两个只隔了三岁的老头?子不是一个时?代的人?
明,弘治七年(1494)。
博文强识的邱濬对着天幕指指点点,可?惜没人看得见。
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
玄烨闭上眼睛,良久才睁开,挥了挥手,“派人去查。”
牛顿?大清的人吗?感觉不像,但若是海外的就麻烦了。
【从此以后盐税就成了唐政府的重要财政收入,一年能挣四十万贯左右,史称“人不益税而国用以饶”,又是这个很高的评价。不过我觉得榷盐法得到这个评价是钻了漏洞,羊毛出在羊身?上,需要花大价钱买盐的不还是老百姓吗?但人家又是真的没有增税,而且挣到钱了,很大程度上缓和了政府财政极度紧张的状况,对当时?的唐政府来说当然是很好的。】
[朝廷没钱,没办法]
[用来养军队的,军队多烧钱呀]
唐,建中元年(780)。
第五琦无奈苦笑,当年安史之乱爆发,各地都乱糟糟的,朝廷能不知道养兵贵吗?但没办法,朝廷再没钱也得想办法供养军队,毕竟养兵只是花钱,不养就会没命,不定大唐什么时?候就没了,现?在好歹还能苟延残喘。中晚唐啊,大唐前路究竟何在?
【榷盐法也是有弊端的,最大的弊端在于全面垄断食盐的产销环节,政府不得不设置非常多的专卖机构并且增派官吏管理,而且还得进行?监察,毕竟国家把?盐价提高了十倍,私盐哪怕只卖一半儿也比以前赚的多,政府在经营管理的费用及损耗非常多,所以也很影响榷利的纯收入。既然有弊端,那就改,第五琦做了许多努力,后来知名理财人士刘晏成为了新的盐铁使,先后掌管全国财政近二?十年,对财政制度进行?了较大的改革,自然也包括为这个唐政府提供了重要财政收入的榷盐法,其中就包括减少榷盐法的弊病】
[林妹妹她爹的巡盐御史?]
[古代就不能晒盐吗?我国十四亿人都能吃上廉价的加碘盐,古代就那么点儿人怎么盐价还很贵]
[海里元素那么多,又不是随便?晒晒就有盐吃了,没有专业的化学药剂吃了不怕中毒?]
[小说里怎么总说晒盐法什么的,感觉可?简单了]
[小说里还说黄泥白糖法呢,没一个不用活性?炭的up主成功的]
[要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