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宏点点头,好奇地问冯太后:“我大魏真的有女将花木兰吗?”冯太后表示可以?派人查查。

周,如意元年(692)。

武曌陷入回忆。时间过得?真快啊,记得?治儿曾经封花木兰为孝烈将军来着。

花木兰啊,她?是个?奇女子,武曌很?喜欢她?,年少时也曾经想当个?女将军,她?现在也算是实现了?儿时的梦想,女皇帝难道不比女将军更?胜一筹吗?

【接下来是经济方面,这个?更?没什?么好说的了?,就是修养生息,轻徭薄赋不断减轻农民负担什?么的,这个?时代太混乱了?,战争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来了?,让百姓歇一歇就是最好的经济政策了?。】

汉,高祖九年(前198)。

刘邦表示赞同,他也想让大汉发展起来,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能无为而?治了?。

【最后是文化方面啦,总结一下就是打压佛教,不论是以?道教为国教还是提倡儒学,拓跋焘的最终目的就是削弱佛教,因为佛教这个?东西吧实在是太影响统治了?,乱世实在是佛教盛行的土壤,不光汉族百姓信奉佛教,当时的拓跋族也把佛教奉为“戎神”,这思?想方面的东西最难搞了?,拓跋焘也知道不能急,等?了?二十来年才下令在全国范围内灭佛,我国历史上有四次灭佛,这是第一次。】

[可不影响统治吗?大家都去当和尚了?谁来种地谁去生娃?]

[当和尚都没法吃肉,怎么会?有那么多人想当和尚呢?]

[呃,这个?,当时好像是能吃肉的]

[寺庙有很?多地,还不用交赋税]

[出家之后就是新?的人了?,不论你之前杀人放火还是怎么的,只?要你出家,你就是好和尚]

[这统治者当然看不顺眼了?]

[四次灭佛诶,才有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我还是比较喜欢道教,爱信不信]

[刚考了?道士证]

[哇,真道长?啊!]

唐,贞观十年(636)。

李世民觉得?宗教用好了?也是一项不错的武器,不论道教还是佛教,都应该服从皇权,让他像道武帝那样尊崇佛道是不可能的。大唐偏李耳道教,一则国姓李,二则佛教需要打压。

周,如意元年(692)。

武曌和李世民的想法相同,管它什?么宗教,好用就行。武曌大兴佛教,目的很?明确,削减李唐影响力罢了?。

第55章 北魏·变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

【接下?来就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了, 但?是在这个大标题下?有两个小标题,一是冯太?后改革, 二是孝文帝改革。我们先来看冯太?后改革,它为孝文帝改革谱响了前奏,为孝文帝改革奠定?了基础,为孝文帝改革提供了保障,承前启后,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咦?怎么混一块儿了?]

[都是孝文帝在位的时候弄的吧,就类似于孝庄太?后弄了个改革,康熙接着她?弄了一个, 两个就都算在康熙改革里。]

[我去, 康熙改革,这听着也太?别扭了吧!]

[康熙在位那么长时间,一个改革都没有吗?]

[有的吧,一个赋税改革,就是那个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所以人口暴增, 康熙末年总共才八千万,清朝灭亡的时候就四万万了。]

[不收人头税这么大的吸引力啊。]

[可不是?古代那讲究多?子多?福的,如果人头税太?高?,不少家庭会选择少生。]

[对,生了也不会要的。]

魏,太?和十年(486)。

拓跋宏年纪还小,并且刚接触朝政,掩盖不住惊喜的表情。他知道祖母做过的和要做的事?,所以天幕所说的冯太?后想?必就是祖母,那么孝文帝就是他了?少年畅想?, 他以后必定?是个了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