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她缓缓地说:“管桐,我很仔细的想过了,对我来说,孩子没了还可以再要,事业上的机会丢了还可以再等……可是,我不能没有你。”
七月末,室外是一点点长起的高温,管桐心里却如台风过境时卷起的滔天巨浪!
他的眼角湿润了,他的呼吸都有些微微颤抖,他伸出手,紧紧地,把眼前的这个女人搂紧在怀里,再也不想放开!
他想起,从来没有对地说过一句“我爱你”,可是他知道,他从来没有觉得这世上哪个女人,会比成为自己妻子的这一个更可爱!!
他深深地把自己的脸埋在她的肩头,他要努力再努力,才能克制住眼底的湿意,他深深地吸口气,感受到她在她怀里静静地憩息着,他们的心脏一起“怦怦”地跳动,好似共鸣!
这是他们婚后的第一个七月因为管桐的工作忙碌、因为顾小影只顾苦恼一个孩子的突如其来,他们甚至都忘记了自己的结婚纪念日!
然而,也下是从这个有坎坷、有误会、有坦诚、有感动的七月开始,他们知道,他们的婚姻、那薄脆如婚的婚姻,已经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既然发现了问题,就要主动解决问题这是勇往直前的顾老师的一贯宗旨。
其实这个问题压根不需要她费多少脑细胞去搜寻:摆在她面前的,无非就是和管桐的小日子要怎样过才能更舒心、更和谐、更无障碍的问题。
可是,就是这样看上去同样有着较好职业、受过高等教育、收入也还算不错的两个人,若想把小日子过得舒心、和谐、无障碍,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如他俩那些在婚后才发现是南辕北辙的爱好与习惯,比如管桐父母的养老问题……都是摆在他们面前的极大挑战。
可是,既然已经没退路,那么唯有迎难而上。
思考的过程很纠结。
比如说管利明和谢家蓉的养老问题吧,若是以前的顾小影,她宁愿按月给他们不菲的养老金,也不愿意让他们来G城打扰她本来清静的生活。虽然这个想法有点自私,可是她就算不想她自己,而是去想想管利明给孙子灌输读书无用论、谢家蓉因为不识字而不认识公交车牌也不认识路标或者任何店铺招牌、管利明还习惯管东管西管她顾小影的钱袋、谢家蓉不会使用包括微波炉和洗衣机在内的所有家用电器……啊啊啊顾小影只要这么想想都会崩溃!
可是现在显然不能这样想了管利明和谢家蓉没有退休金,当地也没有实行养老保险,养老的重担责无旁贷都落在顾小影和管桐的肩上。按照管桐的打算,他一定会接管利明和谢家蓉到G城来生活;按照管利明的打算,谁也甭想剥他带孙子的权利;按照谢家蓉的说法,就是“孙子在哪儿我在哪儿”!
顾小影一头冷汗且不说这老两口极有可能十分溺爱孙子,单说因为孩子的缘故要三代同堂住在一起,她顾小影就很晕。
《双面胶》告诉我们,和老人住在一起,那是相当的麻烦矛盾此起彼伏,从一开始的相敬如宾到后来的相看两厌,或许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不信?不信就问问身边已经结婚的前辈们,当然肯定不乏三代同堂还其乐融融的婚姻典范,但仍有绝大多数人会生逃避的心而且以她顾小影的实际情况来说,暂时也的确不适合和公婆住在一起。所以,经过无比纠结、无比痛苦的思考,顾小影终于理出了这样一条思路:管利明和谢家蓉的养老问题她顾小影一定要负责到底,但现阶段是不能住在同一个屋檐下的!
详细点说就是要先给他们老两口买套房子,再通过定期的同居逐渐培养他们对新生活的适应能力。若是他们将来年老了,她顾小影也会选择住在一起相互照顾,以便尽赡养的义务。但在他们彼此完成这种相互了解与相互理解的磨合之前,还是分开住比较好。
呼琢磨完这些后,顾小影终于松口气,心想:这种思考真比写论文还累人啊!
当然在累人的思考外也有未曾料到的惊喜。
比如,向来不怎么关心国计民生的顾小影开始看《南方周末